无硅油洗发水纯属噱头毛囊堵塞 脱发与硅油无关

日期:2018年05月31日,星期四,22时 / 作者:医生

  “无硅油洗发水让你更安心”“有硅油的洗发水会大量脱发”……说起洗发水,目前最流行的便是各种“无硅油”产品。

  据称洗发水含有硅油成分,会导致脱发头发干枯受损。用一杯清水能鉴别洗发水中的硅油。

  不过,这些说法都不靠谱。皮肤科医生表示,洗护产品中含有的硅成分一般起到保湿顺滑的作用,正常范围内不会对身体产生影响,更不会造成头皮毛囊的堵塞、脱发等现象。现代快报记者 吴怡

  打开网上各种洗发水的销售页面,最吸引人的宣传点不是价格便宜,也不是让头发有多顺滑,而是“不添加硅油成分”。

  “硅油”这个近几年走红的字眼,即洗发水中常见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成分,在各种宣传广告中化身为“恶魔”:会附着在头发上,堵塞头发毛囊,影响头发的健康生长,最终导致脱发等等。

  为此,各种不含硅油的洗发水、洗发皂成为了大家的最爱。虽然用了无硅油的产品后,头发非常干涩,并不顺滑,但很多人认为这样更加有利头发健康。

  网上也出现了鉴别洗发水中“硅油”成分的方法:将洗发水加入清水中搅拌,静置后如果清水变浑浊,那么洗发水就是添加了硅油成分的;如果还保持清澈,那么就无硅油。

  据称,这种鉴别的原理是由于硅油不溶于水,在水中会显现浑浊。

  南京市鼓楼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包军介绍,洗发水中的硅油成分一般都会经过乳化剂的处理,并不会残留浑浊,呈现无色无味的状态,而且剂量并不大,所以光用清水并不能做出判断。

  包军介绍,“硅油”的作用是让头发顺滑,有一定的保湿作用。因为头发在彻底清洁以后,毛鳞片打开,如果有受损的毛鳞片,就会增加头发间的相互摩擦。

校门口“五毛食品”层出不穷隐患多

日期:2018年05月31日,星期四,17时 / 作者:医生

  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校园周边的小卖部也恢复了人气。一些和孩子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最近畅销得很,不过其中也充斥了不少存在安全隐患的儿童食品。记者走访了解到,经常被媒体曝光的“辣条”、“牛板筋”、“荷叶鸡”这样的“五毛食品”数量、品种大有减少,可新一代的廉价零食种类更多。“五毛食品”不仅未绝迹,反而对我市不少学校形成“包围”之势。如何让孩子远离舌尖上的危害,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调查。

  新一代“五毛食品”在学生中流行

  “如果你以为只有‘辣条’那一类的零食才叫‘五毛食品’那就太落伍了,现在学校周边卖的小零食多达几十个品种,价格都只要5毛钱,卖得可火了。”2月29日下午,记者在华中路一所小学门口看到几个结伴而行的小姑娘手中都拿着一个“鸭嘴”形状的小瓶子,不时往自己的嘴中挤上一点,高兴起来了互相喷洒着瓶子里的饮料玩闹。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记者看到,那几名学生手中的小瓶子饮料名叫“灭火器”,其实就是一种外包装看上去很像“灭火器”的饮料,约20毫升左右,售价0.5元,是最近小学生中间最流行的一种“五毛零食”。

  2月29日下午,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学周边的小卖部,发现那里的零食品种多,花样齐全。除了最近很受欢迎的“灭火器”,还有“手指糖”、“牙膏布丁”、“恋爱糖”等等,记者细数了一下各类“五毛食品”,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最近‘灭火器’、‘牙膏布丁’和‘魔鬼手指糖’都卖得特别好,是去年下半年才出的新品种,光这几个品种,我去年下半年就不知道卖掉多少了。”龙山路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她售卖的这些“五毛食品”虽然价格低廉,但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记者拿起一瓶名为“尖叫”的鸭嘴饮料,看上去和某知名品牌很像,但仔细比对后发现其包装粗糙,厂家名称和厂址与某知名品牌也不相同。

  口味不佳缘何吸引孩子不断购买

  这些新一代的“五毛食品”口味究竟如何?记者特意购买了几种进行尝试。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灭火器”果味饮料,包装简单,瓶口拧不紧,打开后就有一股浓重的香味扑鼻而来,入口滋味又酸又甜很是腻人。记者向一些孩子询问,他们都表示并不是冲着口味去购买的。

  “就是好玩啊,瓶子小巧放在口袋里很方便,再加上造型就像个小灭火器,轻轻压一下按钮,果汁就出来了,喝完了饮料,瓶子我们都留着玩。”正在安庆一所小学读五年级的王淑娴同学告诉记者,她已经集齐了5种“灭火器”饮料的瓶子。

  记者采访发现,如果说以往“辣条”之类的老“五毛食品”是靠鲜辣刺激的口味吸引孩子,那么近期受欢迎的新一代“五毛食品”则是靠别致的包装设计受到孩子的喜爱。

  家住人民路谐水湾小区的市民张哲女士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儿子买校门口的廉价零食,她特意在家中准备了一些正规厂家出产的小吃、点心,可孩子却不稀罕。“寒假都结束了,家里还有好多零食、小吃没有打开包装,可一开学就自己躲着我们去买那些廉价的小零食,无论怎么告诉他不卫生,他都不信。”张女士认为,儿子在校门口买那些零食多数冲着新奇的包装,“好玩”才是孩子购买的出发点。

儿童食品身价翻番 贴个标签只“卖萌”

日期:2018年05月31日,星期四,12时 / 作者:医生

  “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比普通食品贵不少。“儿童食品”往往卖相更“萌”、口感更甜,备受小朋友欢迎。但除了噱头和高价,“儿童食品”真的更安全高质吗?

  炒“儿童”概念卖高价

  超市里某款猪肉青菜馅的“儿童小水饺”,是普通水饺重量的一半,价格却高几元。“成长奶酪”比同品牌普通奶酪贵约50%,宣称天然营养;“儿童面条”也比普通面条贵10多倍。

  贴上“儿童”标签的酱油身价飙升。普通瓶装酱油500毫升约8元,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有机酱油,160毫升就卖15元。进口的售价都在30元左右。记者发现,只要贴上“婴幼儿用”标签,身价就“蹭蹭”往上涨。

  仍有添加剂

  所谓儿童食品除在包装“卖萌”,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在营养成分表的对比上,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没有大区别。一种造型可爱的儿童包子只比普通包子多了炼乳、可可粉及增稠剂;一些儿童水饺声称不添加防腐剂和人工合成色素,但仍含香辛料、味精、碳酸钠等。

  记者看到一款“减盐”“淡口味”儿童酱油,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为523毫克/10毫升,同品牌成人酱油的钠含量为609毫克/10毫升,并无实质性减少,且原料一样。

  专家提醒:3岁以上儿童食品,我国并未出台相关的食品标准。营养均衡是关键。

  相关阅读

  儿童食品的生产标准

  国家标准缺失

  需要明确的是,截至2014年,中国还没有出台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

  0到3岁关于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的相关食品标准是有明确文件和依据的,而3岁以上的食品生产和包装标签标准是以成人食品相关标准为依据的,并没有细分到各年龄段。所以商家生产的“儿童食品”是按照营销需要自行在标准范围内进行的调整和宣传。

  商家自定标准

  对于任何食品,风味口感都至关重要。儿童食品的所谓功效,是用来吸引父母的。绝大多数的小孩子,不会因为“吃了营养好”而去喜欢不好吃的食品。

  儿童食品要能卖出去,在外观、风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情况下,风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比如说,“增加甜味”是吸引孩子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酥脆”是孩子们更喜欢的口感。二者的获得,基本上是以增加糖和脂肪来实现。

  大多数的“儿童食品”都是营销噱头,除了让家长们通过多花钱而获得“关爱孩子”的心理感觉,在营养上的价值微乎其微。甚至为了获得吸引孩子们的风味口感,营养组成方面可能还不如普通食品。对于家长们来说,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功效”迷了眼,认真地看看营养标签和成分表,了解一下它的不同之处,并不难判断出它们卖高价的原因是否名副其实。

  不排除有些儿童食品是商家用心按照儿童身体成长需要设计生产,但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殊人群除3岁以下婴幼儿,还有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等年龄段的划分。

一边吃药一边吃保健品 小心吃出危险来

日期:2018年05月31日,星期四,7时 / 作者:医生

  时下,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服用保健品成为健康新风尚。但是,保健品不是药品,“用错了”不仅不能为健康加分,甚至会拖健康的后腿。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徐华锋为大家总结“常被用错了的保健品”,来看看你在哪些“小河沟里翻船了”。

  错误1

  螺旋藻减肥效果好“螺旋藻能减肥”的说法在一些爱美人士中很有市场,但事实上,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需要从运动、营养等多方面考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单纯通过保健品来解决。

  目前,螺旋藻比较明确的功效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受力和缓解体力疲劳,并无“减肥”作用。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审批制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标识,拥有相应产品批号。否则,皆为非法产品或虚假宣传。一些人认为螺旋藻具有“减肥功能”,可能是因为螺旋藻中含有一种氨基酸——苯基丙氨酸,能影响脑部控制食欲。但其抑制作用微乎其微,最多是控制体重而不能减肥。

  错误2

  软胶囊当面膜用

  除了功能上的“杜撰”,一些人还开发了新的使用方法——内服改外用,如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E软胶囊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天然面膜”。

  然而,很多软胶囊采用复方成分,未必适合擦拭面部。在并不清楚自己的皮肤是否适用于某类保健品时,不要轻易尝试,毕竟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特性不同,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此外,食用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维生素C粉剂如果用热水冲,容易被氧化,还会损失药效;蛋白质粉用热水冲服会使其凝固变形,不利于人体吸收。

  错误3

  钙和硒得多补

  补钙是好事,但过量就会弄巧成拙。钙片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钙摄入量以800毫克~1500毫克为宜,不应超过2000毫克。最好同时大量饮水,促进无法被吸收利用的钙排出体外。若每天超过2000毫克,就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引发不良反应。国外研究发现,过量补钙会导致肠道不适,增加结石病风险,损伤肝脏。

  近年来富硒维生素片剂也很受欢迎。一般成年人每日推荐用量50微克,最高不超过400微克。过量服用,有害无益,可能导致恶心、腹痛、指甲变形、头发脱落、神经损伤等症状。

  错误4

  什么人都能吃蛋白粉

  大多数健康人群并不缺乏蛋白质,只要不偏食挑食,完全可以从肉蛋奶等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不需要额外补充。否则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风险,如肾脏不好的人食用后会加重肝肾负担,痛风患者增加蛋白质,只会造成体内尿酸升高,加重痛风。

  蛋白粉的主要作用在于纠正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因此临床上适用于三类人:一是体内蛋白质重度亏损者,比如皮肤大面积溃烂、多发性骨折、肿瘤放化疗患者;二是蛋白质摄入或吸收不足者,比如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患者;三是处于某些特定阶段者,比如乳母和胃肠道功能较弱且进食很少的老人。这类人群吃时也要控制量,每天15~20克足矣,以防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错误5

  药品和保健品混着吃

  药品治病,保健品改善身体状态,合理使用时,二者都是为健康服务,但同时服用保健品和药品就存在一定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示,药品和保健品混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带来危险。

很多保健品被用错了

日期:2018年05月31日,星期四,2时 / 作者:医生

  健康素养第23条: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正确选用保健食品。

  时下,养生观念深入人心,服用保健品成为健康新风尚。但是,保健品不是药品,“用错了”不仅不能为健康加分,甚至会拖健康的后腿。本期,我们特邀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为大家总结“常被用错了的保健品”,来看看你在哪些“小河沟里翻船了”。

  错误1:螺旋藻减肥效果好

  “螺旋藻能减肥”的说法在一些爱美人士中很有市场,但事实上,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疾病,需要从运动、营养等多方面考虑,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而不是单纯通过保健品来解决。

  目前,螺旋藻比较明确的功效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提高缺氧耐受力和缓解体力疲劳,并无“减肥”作用。我国对保健食品实行注册审批制度,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标识,拥有相应产品批号。否则,皆为非法产品或虚假宣传。一些人认为螺旋藻具有“减肥功能”,可能是因为螺旋藻中含有一种氨基酸——苯基丙氨酸,能影响脑部控制食欲。但其抑制作用微乎其微,最多是控制体重而不能减肥。

  错误2:软胶囊当面膜用

  除了功能上的“杜撰”,一些人还开发了新的使用方法——内服改外用,如一些维生素C、维生素E软胶囊被一些爱美人士奉为“天然面膜”。

  然而,很多软胶囊采用复方成分,未必适合擦拭面部。在并不清楚自己的皮肤是否适用于某类保健品时,不要轻易尝试,毕竟身体各部分皮肤的特性不同,对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此外,食用方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维生素C粉剂如果用热水冲,容易被氧化,还会损失药效;蛋白质粉用热水冲服会使其凝固变形,不利于人体吸收。

  错误3:钙和硒得多补

  补钙是好事,但过量就会弄巧成拙。钙片不是吃得越多越好,每天钙摄入量以800毫克~1500毫克为宜,不应超过2000毫克。最好同时大量饮水,促进无法被吸收利用的钙排出体外。若每天超过2000毫克,就有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引发不良反应。国外研究发现,过量补钙会导致肠道不适,增加结石病风险,损伤肝脏。

  近年来富硒维生素片剂也很受欢迎。一般成年人每日推荐用量50微克,最高不超过400微克。过量服用,有害无益,可能导致恶心、腹痛、指甲变形、头发脱落、神经损伤等症状。

  错误4:什么人都能吃蛋白粉

  大多数健康人群并不缺乏蛋白质,只要不偏食挑食,完全可以从肉蛋奶等食物中摄取足够的蛋白质,不需要额外补充。否则可能带来一些健康风险,如肾脏不好的人食用后会加重肝肾负担,痛风患者增加蛋白质,只会造成体内尿酸升高,加重痛风。

  蛋白粉的主要作用在于纠正人体蛋白质营养不良,因此临床上适用于三类人:一是体内蛋白质重度亏损者,比如皮肤大面积溃烂、多发性骨折、肿瘤放化疗患者;二是蛋白质摄入或吸收不足者,比如厌食、功能性消化不良、小肠吸收障碍患者;三是处于某些特定阶段者,比如乳母和胃肠道功能较弱且进食很少的老人。这类人群吃时也要控制量,每天15~20克足矣,以防蛋白质摄入过多,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错误5:药品和保健品混着吃

  药品治病,保健品改善身体状态,合理使用时,二者都是为健康服务,但同时服用保健品和药品就存在一定风险。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提示,药品和保健品混用不当,不仅不利于治病,还可能带来危险。如鱼油能辅助抑制血小板聚集,利于预防和缓解心脑血管疾病。但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期间服鱼油,出血风险可能增大,而当与肝素、华法林混合使用时,会相互影响,降低效果。

牙膏也可是危险品 用不对会伤害牙齿身体

日期:2018年05月30日,星期三,21时 / 作者:医生

  刷牙是预防口腔疾病的最常用手段,我们现在都提倡每天一早一晚至少刷牙两次。现在市场上,各类特效牙膏也层出不穷,不过要注意的是,据日本一本新书《伤害身体的13种医药品、生活用品、化妆品》里指出,牙膏也可能是伤害牙齿和身体的“凶手”之一。

  预防龋齿和牙周病,必须清除牙齿表面和牙缝之间的牙垢,所以得勤刷牙、定期更换牙刷。牙垢是食物残渣和细菌以及其代谢物混合形成的物质,同时又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其质硬且难溶水,需要借助牙膏的研磨来清除。

  但在日本科学记者渡辺雄二新近出版的这本书中却指出,牙膏可能是导致牙周病的罪魁祸首之一。他表示,市场上的牙膏几乎都是以“合成界面活性剂”为主要成分,这种化合物遇水形成泡沫后就能起到清洁牙齿表面的作用,而“合成界面活性剂”的成分一般使用具有强刺激性的“月桂酸硫酸钠”,刷牙时舌头和口腔黏膜会因此感受到刺激,令人产生“不慎吞下就糟糕”、“牙膏已清除了污垢,不用继续刷了”的心理作用。

  为此,大多数人刷牙最多3分钟即停,再长也不会超过10分钟,可惜的是,这点时间并不能彻底清除掉牙垢。

  据称,日本每5人就有4人得牙周病,尽管日本人早晚甚至早中晚都刷牙,牙周病发作率还是居高不下,这跟牙膏含有此类强刺激性化合物脱不了干系。

  非但如此,日本人还曾经把月桂酸硫酸钠列入“危险成分表”,认为其具有诱发皮肤病、过敏的嫌疑。

  渡辺雄二称,除了月桂酸硫酸钠,市面上的牙膏还含有数种危险化合物,如防腐剂“para-hydroxybenzonate”,被认为可能对口腔细胞有毒性;抗氧化剂“EDTA”可能会诱发皮肤病和皮肤过敏;人工甜味剂“糖精钠”可能有致癌性,这些成分都曾经名列日本政府制订的“危险成分表”。

  相对于皮肤来说,我们薄薄的口腔黏膜对这些危险成分的吸收率会更高,每日使用牙膏刷牙的人,天长日久,体内就会一点点蓄积牙膏所含的疑似危险化合物,增大得病风险,结果可能洁齿不成反伤身。

  渡辺雄二建议,为保险起见,最好不用一般的牙膏刷牙。仅用牙刷沾水后细细清刷牙齿表面和牙缝20-30分钟,其实也能起到清理的作用。如果难以做到,最好也尽量使用不含上述化合物的牙膏,即无添加剂的牙膏。

牙科医生称牙齿发出癌信号

日期:2018年05月30日,星期三,16时 / 作者:医生

  《华尔街日报》报道,修复科牙医乔治·基沃维茨说,在32年执业生涯中,他曾根据患者上前齿内表面珐琅质受腐蚀的情况,诊断出七例癌症病例。

  加利福尼亚大学牙医学院的副教授苏珊·海德指出,如果牙龈创口一两个星期都不能愈合,或者某一区域的黏膜长时间呈白色或者红色,而不是正常的粉红色的时候,需要就医以排除口腔癌的可能。

  乔治医生还发现过甲基苯丙胺成瘾症状,甲基苯丙胺成瘾症,又称之为“冰毒嘴”,(嗑药成瘾的人)牙齿外层会出现一种特有的腐蚀症状。

  很多糖尿病患者的牙龈与牙齿交接的地方看起来白亮白亮的,易出血,齿根松动,而且满口都是如此。据估计,约有600万美国人患有糖尿病却不自知。

  专家表示,牙龈问题和高血糖不仅源自相同的生活习惯,两者之间还会相互加重病情。牙龈感染发炎后,糖尿病患者会更难控制自身的血糖水平,而高血糖会加重蛀牙和牙龈问题,引发更多炎症。

  舌癌多发生于舌缘,其次为舌尖、舌背及舌根等处,常为溃疡型或浸润型。一般恶性程度较高,生长快,浸润性较强,常波及舌肌,致使舌运动受限,使说话、进食及吞咽均发生困难。舌癌向后可以侵犯舌腭弓及扁桃体,晚期舌癌可蔓延至口底及颌骨,使全舌固定。

  86%的青壮年舌鳞状上皮癌,与患者的牙齿畸形有关,其舌病患处有经常与内侧倾斜的牙齿接触史。被调查的65名26-39岁的舌癌患者中,有56名患者皆有牙齿向舌侧倾斜或向舌侧突出,即存在着牙齿与舌病患处异常接触现象,其中有37名在出现舌癌前就自我感觉牙齿与知病患处经常碰撞磨擦接触,形成舌部慢性损伤病变,其中有的还久治不愈。

  专家们认为,牙齿对舌部的长期接触磨损,可使舌头局部形成慢性病灶;青壮年男性吸烟、饮酒较多,这些复杂的有害因素长时间刺激损害舌病灶,可使舌病患处的组织细胞逐渐发生畸变,最后便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

  因此,医学专家告诚人们,一旦发现口腔内有牙齿的凸斜、牙齿畸形,向舌端生长迅速的智齿及异常排列现象,尤其是长期的牙齿与舌的抵触、磨擦或碰咬现象,要引起高度重视,及早到医院口腔科检查,进行必要的矫形处理,以防患于未然。

医院连续接诊牙齿被撞掉的小孩

日期:2018年05月30日,星期三,11时 / 作者:医生

  撞落的如是恒牙,找到牙体两小时内要就医

  牙齿要放在盛有牛奶或清水的干净容器里

  春暖花开,小朋友们的活动范围也大了,综合牙科接二连三地接诊牙齿被撞断、撞掉的小孩。综合牙科主任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别以为孩子掉颗牙是小事,如果掉的是恒牙,那是影响孩子将来一辈子的大事。

  主任前几天接诊了一个7岁男孩,放学路上和同学嬉戏打闹,一颗上门牙被同学舞起的饭盒整个撞落。男孩捡起牙齿回到家告诉爸妈,这对爸妈也是心宽,以为只是掉了颗乳牙,第二天才带儿子去当地医院。医生说,那是一颗恒牙,医院去得太晚,掉落的牙体已干燥,没办法再植回去了。这一家人跑到主任这里,章主任也没办法,这个小男孩只能等成年以后再种一颗假门牙。

  “6-12岁是孩童的替牙期,嘴里有乳牙有恒牙,掉一颗乳牙还不太打紧,如果撞落的是恒牙,那就意味着小朋友以后这个位置就缺一颗牙了。偏偏这个时期,孩子恒牙的牙根还没发育完全,比较短浅,所以牙齿很容易被撞掉。”

  这时孩子嘴巴里少一颗牙齿,不光是难看和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使整个牙列在发育过程中因为少一个牙位而变得不整齐,颌骨的发育也可能受影响,所以,缺牙的小朋友需要经常去看牙医,做调整和矫治。

  如果家长能够做到以下几点,孩子被撞掉的牙齿还有可能再植回去:

  一、当孩子的牙被撞出脱落了,如果家长不能判断是乳牙还是恒牙,那就第一时间找到被撞掉的牙齿,并轻轻用凉水冲洗(不要揉搓、也不要使用肥皂,只用清水)。

  二、如果条件允许,把撞落的牙齿放回孩子的牙槽,并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软布固定住牙齿。如果无法把牙齿放回牙槽,就把牙齿放入盛有牛奶或者清水的干净容器中,或者让孩子把脱落的牙齿含在舌头下面的唾液池里。这样做是为了防止牙体被外界细菌污染,并为牙神经保湿保营养。

  三、以最快的速度前往医院口腔科,如果能在30分钟内赶到医院让牙科医生做处理,通常牙齿的再植复活率很高,如果做不到,起码要在2小时内到达医院。通常大医院的急诊室都有口腔医生,处理越及时,保住这颗牙的概率越高。

  当然,也不是每颗牙都正好整颗被撞落,章主任说,她一位同事的儿子,6岁,调皮得很,一颗门牙在三个月里被撞了三次,不过幸运的是只被撞到摇晃,没有掉落,牙科医生把这种现象叫做牙震荡。

  “孩子有牙震荡不用太过担心,自己会慢慢长好的,只是在这期间要给孩子吃些柔软的食物。”

  还有牙折断,牙齿的一部分被撞落下来,如果家长能找到折断的那截牙齿,也应将其置于盛有冷牛奶或者清水的容器中,并尽快带至牙科。

  如果牙齿被撞得嵌入牙槽骨里去了,也需尽快去牙科处理。

  主任说,活泼好动是小朋友的天性,运动时佩戴护牙套,可以降低孩子口腔意外伤害的概率。

儿童摔掉牙齿 断牙还能“救”回来吗

日期:2018年05月30日,星期三,6时 / 作者:医生

  前几天广州潮湿多雨,一会雾锁羊城,一会春雨连绵。这种天气不仅影响人们的心情,跌倒之类的意外也增多了。这几日,医院儿童口腔科就接诊了多名因跌倒导致门牙受伤的小朋友,跌倒后引起牙齿损伤该如何处理?摔断的牙齿还有没有用?羊城晚报记者专门请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来给您解答。

  天雨路滑儿童牙外伤高发

  多数家长不知如何急救

  “医生,怎么办,怎么办……”随着家长急促的声音,一个脸带泪痕、嘴唇高肿的小姑娘出现在医院儿童口腔科主任面前。赵主任定睛一看,小姑娘两颗上门牙不见了,只余下牙龈周边的“小白尖儿”。

  询问之下,事情的经过慢慢清晰:10岁的萱萱放学走过楼道时,踩上一小摊积水,脚下一滑重重地向前摔在地面上。等同学们把萱萱扶起来,发现她嘴里满是鲜血,两颗上门牙不翼而飞。大家四处寻找终于找回了一颗断牙,医务室的校医将它保存在装有生理盐水的杯子里。之后,萱萱的爸妈带着女儿和这个断牙火急火燎地赶往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就诊。

  天雨路滑,儿童牙外伤的情况会十分常见,每天的儿童口腔门诊都能遇到磕掉牙的病例。不过,真正懂得牙外伤急救的家长却寥寥无几,大多数都是自己带孩子到医院,磕掉的牙却被“遗漏”了。

  “如果儿童或家长懂牙外伤知识,就可以将脱落的牙齿放在原位植回。”主任说,如果家长不知所措,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带上牙30分钟内到医院就诊。

  不同的牙损伤,不同的处理方式

  牙外伤后出现牙髓病变的几率极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导致牙根吸收,最终牙齿脱落。所以,牙出现外伤应该看医生。在临床上,牙外伤基本可以分为牙震荡、牙折裂、牙脱位等三种情况,每一种损伤有不同的处理办法,但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磕掉的牙最好带回医院给医生处理。

  (1)牙震荡

  牙齿受到外力冲击后,牙体组织无明显缺损,但牙周膜有损伤(用手摇牙,有松动)。由于牙震荡往往不能通过肉眼看出损伤痕迹,家长们很容易忽略就医。

  建议:对于牙震荡的孩子,医生也不一定能现场诊断患牙是否出现牙髓病变,这就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出现病变后能得到及时治疗。

儿童食品“身价”不菲 却难挡购买热情

日期:2018年05月30日,星期三,1时 / 作者:医生

  目前市场上到处可见儿童食品的“身影”,一旦贴上“儿童”和“婴幼儿”字样的标签,“身价”则立马翻了好几倍,但是“高身价”却依然不能阻挡家长们购买的热情。到底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什么区别呢?它的营养价值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一再催高它们的价格呢?近日,记者在泰城多家市场进行了走访。

  儿童食品种类繁多,价格不菲

  “宝宝多大了,六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可以尝试下这种小馒头,泡着吃就可以。”在东岳大街一处育婴店内,朱女士站在各式各样的儿童食品面前一脸惆怅。

  朱女士说,宝宝马上6个月了,到了添加辅食的时间,工作之余逛婴幼儿店成为了她的必修课。“之前也看了不少书,了解到孩子的第一口辅食十分关键,可是来了商店里一逛直接懵了,种类太多了,仅面条种类就有细面、珍珠面、蝴蝶面等好多种,还都标注有高钙,DHA等不同成分,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真的是无从下手。”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家商场和育婴店发现,儿童饼干、宝宝酱油、婴幼儿小馒头、儿童面条……任意一家大型超市或婴幼儿商店,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占据了很大比例,有的甚至是货架的半壁江山。

  相对于普通食品,外观上,儿童食品造型卡通可爱,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包装上也摒弃了大袋包装,改为小袋分装,方便孩子食用。

  在口味上,儿童食品更加丰富,分为核桃、高钙、奶香、菠菜等孩子偏爱,或者家长看重的多款类型。通过走访,记者发现,与这些成正比的则是儿童食品价格上的“高出一筹”。

  记者在泰山大街一处大型商店看到,一包210克的普通小馒头价格为9元左右,而婴幼儿一包130克的小馒头售价却高达18.5元;

  一盒净含量180克的饼干零售价约在13元左右,而150克的婴幼儿核桃饼干零售价近40元,即使活动促销价也在29.9元。

  除此之外,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儿童专用酱油,多为国外进口商品,价格也是令人咂舌。

  在一家育婴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两款小瓶180毫升装的酱油,售价在26元左右。该店销售人员跟记者介绍,这款酱油为儿童专用酱油,专为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使用,该阶段的宝宝不能吃盐和普通酱油,而这种酱油刚好可以调节辅食味道,又与普通酱油在配方上有差别,既适合孩子生长需要,又符合孩子的口味。

  一边是宣传的营养配比的科学性,一边是居高不下的价格,到底是买还是不买?不少家长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给家里的孩子买的就是普通的产品,感觉没有太大区别,毕竟之前没有儿童食品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从小长大的,只要在日常的喂养过程中注重营养搭配就可以。”商场内一位年轻妈妈说。

  当然,对于儿童食品还是有很多的忠实追随者。市民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她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特别看重孩子食品的营养,高钙、富含DHA的食品都是她经常选购的类型。“虽然价格高点,但是感觉还是买儿童食品的营养搭配更加科学,孩子吃起来自己也更加放心。”王女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