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用”食品越来越多,比普通食品贵不少。“儿童食品”往往卖相更“萌”、口感更甜,备受小朋友欢迎。但除了噱头和高价,“儿童食品”真的更安全高质吗?
炒“儿童”概念卖高价
超市里某款猪肉青菜馅的“儿童小水饺”,是普通水饺重量的一半,价格却高几元。“成长奶酪”比同品牌普通奶酪贵约50%,宣称天然营养;“儿童面条”也比普通面条贵10多倍。
贴上“儿童”标签的酱油身价飙升。普通瓶装酱油500毫升约8元,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有机酱油,160毫升就卖15元。进口的售价都在30元左右。记者发现,只要贴上“婴幼儿用”标签,身价就“蹭蹭”往上涨。
仍有添加剂
所谓儿童食品除在包装“卖萌”,营养成分与普通食品无异。在营养成分表的对比上,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没有大区别。一种造型可爱的儿童包子只比普通包子多了炼乳、可可粉及增稠剂;一些儿童水饺声称不添加防腐剂和人工合成色素,但仍含香辛料、味精、碳酸钠等。
记者看到一款“减盐”“淡口味”儿童酱油,营养成分表中钠含量为523毫克/10毫升,同品牌成人酱油的钠含量为609毫克/10毫升,并无实质性减少,且原料一样。
专家提醒:3岁以上儿童食品,我国并未出台相关的食品标准。营养均衡是关键。
相关阅读
儿童食品的生产标准
国家标准缺失
需要明确的是,截至2014年,中国还没有出台针对3岁以上儿童食品的相关标准。
0到3岁关于婴幼儿奶粉和辅食的相关食品标准是有明确文件和依据的,而3岁以上的食品生产和包装标签标准是以成人食品相关标准为依据的,并没有细分到各年龄段。所以商家生产的“儿童食品”是按照营销需要自行在标准范围内进行的调整和宣传。
商家自定标准
对于任何食品,风味口感都至关重要。儿童食品的所谓功效,是用来吸引父母的。绝大多数的小孩子,不会因为“吃了营养好”而去喜欢不好吃的食品。
儿童食品要能卖出去,在外观、风味、口感上吸引小孩子,才是成功的关键。很多情况下,风味口感的提高,都要以增加“不健康”的成分为代价。比如说,“增加甜味”是吸引孩子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手段;“酥脆”是孩子们更喜欢的口感。二者的获得,基本上是以增加糖和脂肪来实现。
大多数的“儿童食品”都是营销噱头,除了让家长们通过多花钱而获得“关爱孩子”的心理感觉,在营养上的价值微乎其微。甚至为了获得吸引孩子们的风味口感,营养组成方面可能还不如普通食品。对于家长们来说,不要被眼花缭乱的“功效”迷了眼,认真地看看营养标签和成分表,了解一下它的不同之处,并不难判断出它们卖高价的原因是否名副其实。
不排除有些儿童食品是商家用心按照儿童身体成长需要设计生产,但按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特殊人群除3岁以下婴幼儿,还有学龄前儿童和青少年等年龄段的划分。
目前市场上到处可见儿童食品的“身影”,一旦贴上“儿童”和“婴幼儿”字样的标签,“身价”则立马翻了好几倍,但是“高身价”却依然不能阻挡家长们购买的热情。到底儿童食品与普通食品有什么区别呢?它的营养价值在哪里?是什么原因一再催高它们的价格呢?近日,记者在泰城多家市场进行了走访。
儿童食品种类繁多,价格不菲
“宝宝多大了,六个月就可以添加辅食了,可以尝试下这种小馒头,泡着吃就可以。”在东岳大街一处育婴店内,朱女士站在各式各样的儿童食品面前一脸惆怅。
朱女士说,宝宝马上6个月了,到了添加辅食的时间,工作之余逛婴幼儿店成为了她的必修课。“之前也看了不少书,了解到孩子的第一口辅食十分关键,可是来了商店里一逛直接懵了,种类太多了,仅面条种类就有细面、珍珠面、蝴蝶面等好多种,还都标注有高钙,DHA等不同成分,对于我们这些新手来说,真的是无从下手。”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家商场和育婴店发现,儿童饼干、宝宝酱油、婴幼儿小馒头、儿童面条……任意一家大型超市或婴幼儿商店,琳琅满目的儿童食品占据了很大比例,有的甚至是货架的半壁江山。
相对于普通食品,外观上,儿童食品造型卡通可爱,很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包装上也摒弃了大袋包装,改为小袋分装,方便孩子食用。
在口味上,儿童食品更加丰富,分为核桃、高钙、奶香、菠菜等孩子偏爱,或者家长看重的多款类型。通过走访,记者发现,与这些成正比的则是儿童食品价格上的“高出一筹”。
记者在泰山大街一处大型商店看到,一包210克的普通小馒头价格为9元左右,而婴幼儿一包130克的小馒头售价却高达18.5元;
一盒净含量180克的饼干零售价约在13元左右,而150克的婴幼儿核桃饼干零售价近40元,即使活动促销价也在29.9元。
除此之外,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儿童专用酱油,多为国外进口商品,价格也是令人咂舌。
在一家育婴店,记者看到货架上摆放着两款小瓶180毫升装的酱油,售价在26元左右。该店销售人员跟记者介绍,这款酱油为儿童专用酱油,专为刚刚添加辅食的宝宝使用,该阶段的宝宝不能吃盐和普通酱油,而这种酱油刚好可以调节辅食味道,又与普通酱油在配方上有差别,既适合孩子生长需要,又符合孩子的口味。
一边是宣传的营养配比的科学性,一边是居高不下的价格,到底是买还是不买?不少家长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给家里的孩子买的就是普通的产品,感觉没有太大区别,毕竟之前没有儿童食品的时候大家也是这么从小长大的,只要在日常的喂养过程中注重营养搭配就可以。”商场内一位年轻妈妈说。
当然,对于儿童食品还是有很多的忠实追随者。市民王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她告诉记者,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她特别看重孩子食品的营养,高钙、富含DHA的食品都是她经常选购的类型。“虽然价格高点,但是感觉还是买儿童食品的营养搭配更加科学,孩子吃起来自己也更加放心。”王女士说。
市场上销售的所谓儿童食品,通常含有大量添加剂,不仅满足不了儿童身体发育所需营养,还可能危害健康。美国为此载文,刊出美国健康顾问推荐的“儿童应吃的5种超级食物”。
1.蛋黄
除含有胆碱、氨基酸和维生素A之外,蛋黄中还富含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必需的脂肪、胆固醇,以及多种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2.动物肝脏
鸡鸭等家禽肝脏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它是婴幼儿成长的重要营养素之一。鸡肝鸭肝也是铁和维生素B12的最佳食物来源,还含有益儿童大脑发育的胆碱和胆固醇。刚开始,孩子可能不适应动物肝脏的味道,可将少量鸡肝或鸭肝加入肉泥、肉丸、肉汤或蛋黄中,孩子会更爱吃。需要注意的是,动物肝脏一定要煮透。
3.鱼子
鱼子富含蛋白质、钙、磷、铁、锌、碘、维生素、核黄素及胆固醇,是大脑和骨髓的良好滋补食物。鱼子中欧米伽-3脂肪酸含量是三文鱼肉的3.5倍。三文鱼鱼子还含有大量多种抗氧化剂和脂溶性维生素,用鱼子拌熟蛋黄,孩子最爱吃。
4.骨头汤
自己熬制的骨头汤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比如胶原蛋白和粘多糖,都有益儿童骨骼、关节、头发和指甲健康。骨头汤可加入多种菜肴中,一次熬制的骨头汤没吃完,还可以分成几份,冷藏于冰箱中。
5.椰子制品
椰子油、不加糖的椰丝、椰汁和全脂罐装椰奶营养丰富、能量高。椰子制品富含可增强免疫力的月桂酸(母乳中含有该营养素),能提高孩子抗病毒能力和抗菌属性,有助于保持孩子身体健康。
新的一学期已经开始,校园周边的小卖部也恢复了人气。一些和孩子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用品最近畅销得很,不过其中也充斥了不少存在安全隐患的儿童食品。记者走访了解到,经常被媒体曝光的“辣条”、“牛板筋”、“荷叶鸡”这样的“五毛食品”数量、品种大有减少,可新一代的廉价零食种类更多。“五毛食品”不仅未绝迹,反而对我市不少学校形成“包围”之势。如何让孩子远离舌尖上的危害,记者连日来进行了调查。
新一代“五毛食品”在学生中流行
“如果你以为只有‘辣条’那一类的零食才叫‘五毛食品’那就太落伍了,现在学校周边卖的小零食多达几十个品种,价格都只要5毛钱,卖得可火了。”2月29日下午,记者在华中路一所小学门口看到几个结伴而行的小姑娘手中都拿着一个“鸭嘴”形状的小瓶子,不时往自己的嘴中挤上一点,高兴起来了互相喷洒着瓶子里的饮料玩闹。在学校旁边的小店里记者看到,那几名学生手中的小瓶子饮料名叫“灭火器”,其实就是一种外包装看上去很像“灭火器”的饮料,约20毫升左右,售价0.5元,是最近小学生中间最流行的一种“五毛零食”。
2月29日下午,记者随机走访了城区多个小学周边的小卖部,发现那里的零食品种多,花样齐全。除了最近很受欢迎的“灭火器”,还有“手指糖”、“牙膏布丁”、“恋爱糖”等等,记者细数了一下各类“五毛食品”,大约有二十多个品种。“最近‘灭火器’、‘牙膏布丁’和‘魔鬼手指糖’都卖得特别好,是去年下半年才出的新品种,光这几个品种,我去年下半年就不知道卖掉多少了。”龙山路一家小卖部的老板告诉记者,她售卖的这些“五毛食品”虽然价格低廉,但都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记者拿起一瓶名为“尖叫”的鸭嘴饮料,看上去和某知名品牌很像,但仔细比对后发现其包装粗糙,厂家名称和厂址与某知名品牌也不相同。
口味不佳缘何吸引孩子不断购买
这些新一代的“五毛食品”口味究竟如何?记者特意购买了几种进行尝试。其中最受孩子们欢迎的“灭火器”果味饮料,包装简单,瓶口拧不紧,打开后就有一股浓重的香味扑鼻而来,入口滋味又酸又甜很是腻人。记者向一些孩子询问,他们都表示并不是冲着口味去购买的。
“就是好玩啊,瓶子小巧放在口袋里很方便,再加上造型就像个小灭火器,轻轻压一下按钮,果汁就出来了,喝完了饮料,瓶子我们都留着玩。”正在安庆一所小学读五年级的王淑娴同学告诉记者,她已经集齐了5种“灭火器”饮料的瓶子。
记者采访发现,如果说以往“辣条”之类的老“五毛食品”是靠鲜辣刺激的口味吸引孩子,那么近期受欢迎的新一代“五毛食品”则是靠别致的包装设计受到孩子的喜爱。
家住人民路谐水湾小区的市民张哲女士告诉记者,为了不让儿子买校门口的廉价零食,她特意在家中准备了一些正规厂家出产的小吃、点心,可孩子却不稀罕。“寒假都结束了,家里还有好多零食、小吃没有打开包装,可一开学就自己躲着我们去买那些廉价的小零食,无论怎么告诉他不卫生,他都不信。”张女士认为,儿子在校门口买那些零食多数冲着新奇的包装,“好玩”才是孩子购买的出发点。
很多人在的时候,喜欢吃一些东西,助助兴。对于小孩子,对零食更是非常喜爱,那么在给孩子选择零食的时候,父母应该怎样选择呢?近日有一则关于吃小零食吃出的案件,大家来了解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口肠”事件
今年的8月7日,江苏的泰州泰兴的张桥镇发生了一起因为吃零食吃出来的惨案,一位只有九个月大的小男孩因为在吃一口肠的时候不小心被噎住,后送往泰州第四人民医院,但是不幸的事,最终也没有能够抢救回来,最终一个生命陨落了。
那么事件的经过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原来家里的一口肠是姐姐喜欢吃的小零食,被弟弟看见了,就也要吃,因为年纪还很小,所以都是奶奶放在嘴里面嚼碎了喂给孩子吃的。据孩子的奶奶说,当喂到最后一个一口肠的时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口肠突然从包装袋子中脱落出来,一下就塞进了孩子的嘴里,当场孩子就被噎住了,一直翻白眼,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因为孩子的父亲就在现场,所以赶紧对孩子进行食物的抠吐,虽然出来了一点,但是孩子还是呼吸困难,只能送往医院。
医生反映,因为孩子还很小,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将嘴里的东西吸入气管导致窒息,遇到这种情况,首先应该将孩子面朝下就行道理,并拍打其背部,然后再托住脖子将孩子仰着,头低脚高位,按其胸骨的下部,这样反复几次,直到异物咳出。
选择儿童零食要注意哪些
1、正规商店购买
民福康认为,购买儿童食品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店购买,首先质量有保障,不会因为一些过期产品而导致孩子受到伤害,在这里,民福康奉劝广大家长朋友,不要贪图实惠,去买一些打折的“三无”产品。
2、选择信誉好的品牌
拥有好的信誉的品牌的食品,应该不会很差,所以在这里,民福康希望大家能够去买一些信誉较好的产品,这样也能够吃得放心和安心,因为信誉好的品牌是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大众的审视的,所以相对来说会比较安全的。
3、仔细查看食品标签
在买食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食品的标签,包括一些产品名称、净含量、厂名、生产日期等这些信息。如果都没有什么异常,就可以放心购买了。
4、是否儿童能够食用
民福康认为,有一些食品是不适合儿童食用的,例如果冻等,因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广大家长在选购儿童零食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是否儿童能够食用。
5、关注儿童食品相关信息
家长朋友要多关注一些关于儿童食品安全的信息,例如我国经有了儿童食品安全的一些体系工作,广大家长可以作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