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获悉,该局组织对中小学周边商店、集贸市场、批发市场等场所销售的“辣条”产品进行抽检时发现,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
目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已部署各地食药监管部门对不合格产品进行查处。
“辣条”也称大面筋、素牛筋等,是一种调味面制即食方便食品。此类产品以小麦粉或其他谷物粉类为主要原料,添加食盐、食品添加剂、香辛料等,经配料、挤压、蒸煮、成型、调味、包装等工艺制成。
国家食药总局发布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买“辣条”,并留存购物凭证;购买时查看包装是否完整,标示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条件、配料表、“QS”标识、生产厂名、厂址、联系方式等内容是否齐全;注意产品有无油脂酸败气味及油渍渗出问题。
部分“辣条”盐分、糖分、油脂含量较高,消费者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儿童、老人及肠胃不适者,应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适量食用。
国家食药总局提醒消费者,如发现购买的“辣条”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或发现违法生产经营“辣条”的行为,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
揭开防腐剂的神秘面纱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老百姓不但追求食品的营养美味,也日益关注食品的安全健康。然而,苏丹红、孔雀绿、滤油粉……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一次次触动消费者敏感的神经,也使消费者对防腐剂之类的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普遍的怀疑和防范心理。
到底什么是防腐剂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长期从事食品添加剂研究的高彦祥教授告诉笔者,“防腐剂是指能防止主要由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败变质、以延长食品保存期的食品添加剂。”据高教授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种类很多,美国允许使用的食品防腐剂有50余种,日本40余种。我国允许在一定量内使用的防腐剂有30多种,包括: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二氧化硫、焦亚硫酸钠(钾)、丙酸钠(钙)、对羟基苯甲酸乙酯、脱氢醋酸等。其中较多的是山梨酸和苯甲酸及其盐类;此外,一些天然生物防腐剂如乳酸链球菌素、那他霉素等,也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防腐剂作为重要的食品添加剂之一,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使用。酱油中一般含有防腐剂苯甲酸钠,面包和豆制品常常添加防腐剂丙酸钙,酱菜、果酱、调味品和饮料中常加入山梨酸钾,葡萄酒等果酒的防腐传统上用亚硫酸盐等等。可见,防腐剂在我们日常消费的食品中广泛存在。
饮料的防腐剂对孩子危害
现在市场上的饮料都添加防腐剂,而至于所含的防腐剂,如果过量摄入,将会在人体中产生“铬合物”,造成骨细胞特别是软骨细胞生长延迟,从而导致儿童身材矮小。所以不建议儿童过度饮用的。
食品防腐剂和糖精过量对宝宝的危害
防腐剂过量的危害
食品防腐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保证食品在运输、储存时的防腐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化学合成物质。如果在添加这些物质时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执行,这些为改善食品品质而添加的物质,对人体不会构成危害。但如果情况相反,它就会成为宝宝健康的隐形杀手。
缘诚小学下课铃响起,刚放学的学生将小摊贩围了个水泄不通,“我要道口烧鸡”“我要这个三文鱼”。多年来,这种统称为“辣条”的5角钱零食占据着学校门口食品主导地位,不少家长一直在问,这些“五毛食品”究竟是否安全?
日前,记者从几所学校门口的流动摊贩处购买了20袋“五毛食品”,并请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学院韩永生教授,按照国家强制标准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对记者所购买的20袋食品进行鉴别。
结果1:12袋食品标示不规范
辣条因为其制作材料主要为面,通用名称应该为“调味面制食品”,在送检的食品中有12袋在醒目位置用大号字体标示为“三文鱼”“皇鱼”“道口烧鸡”等,很容易让人理解为是用鱼肉、鸡肉等制作而成。仔细读完配料表后发现,这些诱人的名称和产品没有任何关系。
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示内容的规定,当“新创名称”“奇特名称”“音译名称”“牌号名称”“地区俚语名称”或“商标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字或术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版面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结果2:不同食品条码竟一样
在鉴别中,记者发现,有两袋不同的辣条食品,“光头强打熊棒”和“猴头菇”的条码相同。韩教授表示,按照规定,不同规格、不同包装、不同品种、不同价格、不同颜色的商品需要使用不同的商品条码。
结果3:食品包装字迹难辨
一款名为“牛肉布丁”的膨化食品包装袋背面的字迹,包括保质期、生产日期、厂商、营养规格、成分等都难以看清。而根据《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包装字迹应清晰、醒目、持久,应使消费者购买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结果4:包装材质差易变质
在送检的辣条食品中,多数包装塑料不佳,并且包装内的油渍已经渗透到包装外,还有一股辛辣的刺鼻味道。韩教授表示,这说明,这些食品包装的材质比较差,食品容易渗漏变质。
结论
“五毛食品”隐患多
今年4月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就对市售的“辣条”进行抽检,结果显示部分产品存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防腐剂、色素以及菌落总数超标等问题。相关部门的检测再结合记者的调查,足见学校门口的“五毛食品”存在着诸多问题,建议家长朋友们,一定要告诫孩子不要购买此类食品。
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食药监局获悉,该局近日公布包括饼干、冷冻饮品、糕点、餐饮食品、特殊膳食食品5类共142批次食品监督抽检结果,有17批次糕点不合格。
其中,标称生产企业为河池市闽航食品厂的1批次红豆饼和1批次绿豆饼中,检出非食用物质富马酸二甲酯。
自治区食药监局专家介绍,富马酸二甲酯具有高效、广谱抗菌的特点,是一种具有抗菌和杀虫作用的防腐剂。
但对人体有腐蚀性和致过敏性,可经食道吸入对人体肠道、内脏产生腐蚀性损害和引起过敏,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影响,尤其对儿童的成长发育会造成很大危害。
我国已将其列为非食用物质,不得在糕点中使用。
通报称,不合格糕点主要是不够卫生和防腐剂超标。
此次抽检中,另有3批次糕点霉菌超标,1批次糕点大肠菌落超标,9批次糕点菌落总数超标,2批次糕点存在超量、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的情况。
自治区食药监局已组织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不合格食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依法查处,并责令违法生产经营企业及时采取措施下架、召回不合格食品,同时督促企业查找问题原因并整改。
据安徽省食药监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了中秋节令食品月饼监督抽检,因添加的防腐剂不符合规定,2批次月饼被检出存在问题。
据悉,本次抽检月饼41批次。其中,合格39批次,不合格2批次。
一批次为合肥彩蝶轩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第壹佰贰拾陆分公司经销的安徽巴莉甜甜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相思红豆月饼(生产日期/批号:2017/9/8),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以脱氢乙酸计)检出值为0.628g/kg;防腐剂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检出值为1.256。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作为一种广谱食品防腐剂,毒性较低,按标准规定的范围和使用量使用是安全可靠的。脱氢乙酸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超量使用了该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该添加剂含量较高;也可能是在添加过程中未计量或计量不准确。
另一批次为安徽森力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香辣牛肉月饼(生产日期/批号:2017/9/1),苯甲酸及其钠盐(以苯甲酸计)检出值为0.35g/kg。
苯甲酸为防腐剂,添加到食品中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可延长产品保质期。生产企业依靠添加防腐剂来控制细菌繁殖,增加产品保质期,或者弥补产品生产过程卫生条件不佳而超量超范围使用防腐剂。
根据《GB 2760-2014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在月饼(糕点)中的最大使用量为0.5
0g/kg,苯甲酸则不能用于月饼(糕点)中,该标准还规定,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相同色泽着色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应超过1。
安徽省食药监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进入市场进行销售的月饼,必须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月饼》(GB/T
19855-2015)中的相关要求。消费者选购月饼应去超市等正规销售场所,留好发票、收据。购买时,注意查看包装是否完整,仔细阅读包装上的相关信息,如配料表、营养标签、生产日期、保质期等。购买散装月饼时,要注意查看盛放容器是否清洁。不要购买颜色或味道异常、超过保质期或无保质期、来源不明的月饼。凡购买不合格产品应停止食用,及时与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联系。在市场上发现上述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