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睡觉出汗多 小孩睡觉出汗多怎么办

日期:2018年03月11日,星期日,16时 / 作者:医生

  我们都知道出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代谢反应的,但是有的小孩睡觉的时候就会出很多的汗,排除一些生理的原因可能就是病理性出汗了,那么对于小孩睡觉出汗多我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就跟治白发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孩睡觉出汗多的原因有很多种,所以对于不同原因的出汗我们有不同的应对方法的,以下是详细的介绍的。

  小孩睡觉出汗多

  宝宝睡觉出汗多,分生理性出汗和病理性出汗。

  1、生理性出汗

  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孩子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此外,孩子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孩子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孩子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2、病理性出汗

  在孩子安静状态下出现的,如佝偻病的出汗,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孩子头部明显出汗。

  由于枕部受汗液刺激,婴儿经常在睡觉时摇头与枕头摩擦,结果造成枕部头发稀疏、脱落,形成典型的枕部环状脱发,医学上称之为“枕秃”,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儿童属于生理性多汗

  小宝宝在睡眠中出汗是常见的,并非都是体质虚弱、身体有病的症状。不少家长认为是孩子体质虚弱,因而虚汗不断。其实,有相当部分的小孩是生理性多汗。生理性多汗多见于头和颈部,常在入睡后半小时内发生,1小时左右就不再出汗了。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

  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哺乳期能化妆吗 哺乳期可以这样护肤

日期:2018年02月28日,星期三,14时 / 作者:医生

  有很多产后的女性因为怀孕时一直是素颜的状态,所以一下就认为解放了,就开始化起妆来,认为没有什么影响,事实是这样的吗?哺乳期能化妆吗?哺乳期应该如何护肤呢?下面就让我们来看一下吧。

  哺乳期能化妆吗

  哺乳期不能化妆。因为哺乳期母亲化妆对哺乳期婴幼儿是有害的。小宝宝的皮肤细嫩、血管丰富,所以能经皮肤吸收多种物质,初为人母的新手妈妈吗出于喜悦的心情,每天会情不自禁的无数次与小儿亲吻和接触,这样便会无意中使化妆品转移到小儿皮肤上。

  即使是一般的化妆品中所含的性激素的量会比较小,但是如果经长期接触,就会在小宝宝的体内积聚,从而以致会引起小儿性早熟或性发育异常。

  有些新妈妈们担心生了宝宝后,自己会老得比较快,就在面部涂抹抗衰老的化妆品,殊不知这些化妆品中会含有大量的雌激素。即使做母亲的不亲吻小宝宝,但施用化妆品时必须要用双手涂抹,沾满了激素的手如果再去接触小宝宝,这样也会间接把激素带给他们,从而给小宝宝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

  据有关专家介绍,以煤焦油为原料而合成的香料被广泛用于各种各样的化妆品中,而其中的醛类产品对人类DNA毒性作用很大,其产品极易导致DNA发生畸形、突变,从而诱发癌症。

  哺乳期如何让护肤

  黄瓜

  黄瓜是美容养颜的好东西,还可以食用,对于刚生完孩子的女性,可以用黄瓜进行面敷,这样就起到了养颜的作用,又不会影响到宝宝,黄瓜纯天然,里面不含化学物质,不会对宝宝造成伤害的。

  柠檬

  将柠檬洗净切片后,放入凉开水中3-5分钟,即可用于敷脸、擦身、洗头。长期使用可融蚀面部、身上的色斑。

  蜂蜜

  将蜂蜜和西红柿捣烂后拌匀涂在脸上,5分钟后洗干净,可以保湿和细嫩肌肤。

  鸡蛋

  用蛋黄加入蜂蜜和面粉调成浓浆,均匀涂敷面部,不但能治粉刺,而且可预防秋冬皮肤干燥。如果是油性皮肤,应加入一匙柠檬汁混合搅匀,用棉签涂于脸上,15-20分钟后以温水洗去。

澳优婴儿配方奶粉 现14处生产及食品安全缺陷

日期:2018年02月28日,星期三,0时 / 作者:医生

  8月30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官网公布了对澳优乳业(中国)有限公司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体系检查情况,共发现原辅料入库进货信息不完整、清场记录丢失、产品信息网站查询不到原装进口产品相关信息等14处生产许可及食品安全管理缺陷。

  这是2017年6月12日—15日,国家食药监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工作组,对澳优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的食品安全生产规范体系检查结果。

  在生产许可条件保持方面,澳优共有9个“不合格”项,具体包括外部与物料脱包车间风幕、风淋门和清洁作业区回风网等存在灰尘;预混车间回风口四边的填充物严重变质、板结、脱落;清洁作业区一空调冷凝水管滴漏部位地面霉菌生长严重;存放预混料和基粉的两个粉仓与干混设备连接的硅胶片板结,有黏性物质析出,未及时更换等问题。

  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澳优共存在5方面问题,如原辅料入库明细所载明的原辅料进货信息不完整,未明确进货日期、供应商名称及联系方式等相关信息;未能提供2016年5月3日初、中效过滤器的更换记录;未能提供2015年11月、12月各生产工序的清场记录。同时产品信息网站上查询不到生产及原装进口的产品(规格为120克/听和150克/盒)相关信息,不符合“信息化管理、产品追溯及召回制度”关于产品信息网站查询系统应提供标签、外包装、质量标准、出厂检验报告等信息的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澳优乳业回应称,公告里面提及的内容已经整改完毕,并已经通过湖南省食药监局的验收。

游泳圈变“夺命圈” 女婴泳池内前翻水中挣扎

日期:2018年02月27日,星期二,18时 / 作者:医生

  5月18日,一段女婴穿戴着游泳圈在游泳池内游泳没几秒钟前翻导致头朝下没入水中70多秒钟后被人发现捞起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治白发网了解到孩子被救活目前并无大碍,涉事的游泳馆已经在停业整顿中,相关部门的人员正在对此事做进一步的调查中。

  治白发网发现,视频中的婴儿使用的是一种坐式的游泳圈。有家长表示,这种坐式的游泳圈特别容易翻倒造成孩子溺水。对此,一家专门生产游泳圈企业的负责人说,没有一种游泳圈可以保证绝对的安全,“婴幼儿在游泳过程中不管使用什么样的游泳圈,都应该有大人在旁边看护的。”

  女婴游泳时侧翻头朝下 七十多秒后才被人救起

  根据事发时的监控视频,5月16日下午1点15分左右,一名身穿粉色坐式游泳圈的女婴正在游泳馆里的小型泳池内游泳。一开始,女婴旁边有一名穿着大褂的工作人员在看护,下午1点16分,这名看护人员一边看着手机一边离开了女婴所在的游泳池,大约10秒钟后,泳池内的女婴突然前倾,双腿朝上,而头部及上半身翻入水中。

  随后,女婴开始了长达70多秒的挣扎。在整个挣扎过程中,其双腿和双手一直在不断挣扎,但游泳圈始终没能从她身上脱落,导致无法翻转。从视频中可以看到,刚开始女婴的挣扎幅度很大,但是后来挣扎幅度越来越小。

  直到下午1点17分48秒,有人发现女婴翻入水中,于是冲进房间内将其救出,这时女婴已没有了力气,但是还可以自己活动。

  治白发网了解到,此事发生在山东招远市金街上一家名为“乐游宝贝”的婴儿游泳馆,这家游泳馆主要从事婴幼儿洗澡、游泳培训等服务。5月18日上午,治白发网拨打店内电话,但未能接通。此前游泳馆工作人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视频中的女婴不到1周岁,事发后,他们陪着孩子的家长将孩子及时送医。

  5月18日下午,从招远市委宣传部获悉,事发后该儿童立即被送至医院抢救,目前该儿童意识清醒、状态良好,现继续留院观察治疗。招远市相关部门已经对涉事游泳馆进行查封,正在做进一步调查处理。

  曾经到该店给孩子办理过游泳培训的一位家长说,这家店内有一个专门的游泳室,考虑到秩序、卫生等,家长不能进去,而孩子游泳时会有工作人员在旁边看护,家长只能通过房间一边的大玻璃查看孩子的情况。而监控视频显示,女婴前翻入水时,家长坐在游泳室外,但背对着大玻璃,没有看到室内的情况。

  女婴使用的是坐式游泳圈 有家长称曾遇到泳圈侧翻

  治白发网注意到,女婴在游泳时所使用的是坐式游泳圈。在使用这种坐式游泳圈时,儿童需要把双脚套进圈内的孔中,然后就可以坐在游泳圈上。视频显示,发生前翻前,女婴曾经有一个向上支撑身体的动作,随后重心不稳翻入水中,而女婴在游泳时所使用的正是坐式游泳圈。

  对于坐式游泳圈,不少家长对其都“心有余悸”。1岁孩子的母亲张艳艳(化名)称,在孩子出生后,很多家长都会考虑带着孩子去婴幼儿游泳馆游泳,因为可以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孩子也确实喜欢玩水。在和其他家长交流中,张艳艳对孩子游泳时用的泳圈有了一些了解,“很多家长不建议用坐式泳圈,说是特别容易翻倒,造成孩子溺水的情况”。

橘子吃多了会变成“小黄人” 患上“橘黄症”

日期:2018年02月27日,星期二,4时 / 作者:医生

  时下,是吃橘子的好时节。一颗又一颗黄橙橙的新鲜橘子,是否让你垂涎三尺?有些人很喜欢吃橘子,还曾被人开玩笑“吃多了小心皮肤变成黄色”。这不,一句小小的玩笑话,竟然是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回顾

  11月的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妈妈,带着一个3岁的小儿,妈妈很急,说发现孩子皮肤发黄3天了,去了儿科查体,什么都正常,没有肝炎表现或其他严重疾病,孩子自我感觉也很好,能吃能睡,精神饱满,大便通畅。儿科医生建议来皮肤科看看,给个意见。

  检查发现孩子的手脚和面部皮肤明显呈黄色,全身皮肤也较正常儿童皮肤黄。但是有光泽,没有其他异常表现。结合正常的胆红素和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应该考虑“橘黄症”,又称胡萝卜素血症。问了妈妈,确实在发病前1周,因为回南方盛产橘子的老家农家乐采摘过,几天内吃了大量的橘子。

  什么是胡萝卜素血症?

  什么是胡萝卜素血症呢?它是一种皮肤发黄的表现,特别容易和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混淆。胡萝卜素血症在吃大量的蔬菜泥的婴儿和初学走路的孩子中尤为常见。因为婴幼儿的饮食包括大量的黄色蔬菜,特别是胡萝卜和含类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等。类胡萝卜素包括α-和β-胡萝卜素,以及番茄红素。包括胡萝卜、红薯、芒果、杏、甜瓜、西红柿、辣椒、南瓜、绿叶蔬菜等。此外,β-胡萝卜素也是经常使用的食品着色剂。

  我们的皮肤颜色主要由四个因素决定,黑色素、血红素、胡萝卜素和皮肤厚度。黑色素使皮肤发黑,血红素使皮肤发红或青,胡萝卜素使皮肤发黄,皮肤越厚越黑。因此一旦过度摄入胡萝卜素就会引起皮肤发黄。

  即便皮肤发黄,也不用担心中毒

  不同于黄疸,胡萝卜血症的皮肤颜色倾向于亮桔黄色,汗腺分泌旺盛区域更明显(如手掌、脚掌,与鼻唇沟),不累及黏膜组织及巩膜,因此眼白是不黄的。黄疸则为暗黄色,累及粘膜组织和巩膜,眼白是发黄的。虽然饮食是儿童胡萝卜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但是一些疾病也可以导致其发生,如肾病、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症、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为这些疾病降低了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即便摄入正常量的胡萝卜素,也会因为不能转化代谢而产生皮肤发黄。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过多摄取维生素A是可以导致肝中毒的,但是胡萝卜素不会产生该类中毒现象,因此即便皮肤发黄,也不用担心肝中毒。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的摄入,皮肤变色就会自行消退,恢复正常。

  除了小孩子,胡萝卜素血症也会发生在同样摄取大量黄红色食物的成人。曾经有一个女性患者,为了减肥,每天只吃2斤圣女果,结果1周后全身皮肤发黄。这是番茄红素摄取过多产生的。停止吃圣女果后3天黄色逐渐消退,1周内全部恢复正常。所以什么好东西都不要多吃,过犹不及。

云南省拟实行食品摊贩备案制

日期:2018年02月26日,星期一,8时 / 作者:医生

  25日,省法制办网站公布《云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草案)》,云南省拟对食品摊贩实行备案管理,符合条件的凭卡在划定区域和时段经营。如果你有相关意见和建议,请于8月25日前反馈到省法制办。

  管理办法

  小作坊首批食品检验后才能卖

  如何将符合条件的小作坊纳入“正规军”管理?草案拟规定,我省实行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生产经营者应当到所在地县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县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发给《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食品小作坊要对新投产或改变生产工艺的首批食品,委托具有法定检验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生产销售。除国家禁止生产加工的食品以外,诸如专供婴幼儿、孕产妇和其他特定人群的食品,保健食品,特殊医药用途配方食品,非传统酿造工艺生产的酒类等都在食品小作坊禁止生产加工之列。

  小摊贩

  凭备案卡就能合法上岗

  炸洋芋、烧饵块、烤豆腐……这些云南特色小吃多见于路边摊,如何保证路边摊向公众提供安全干净的食品?草案明确,我省拟实行食品摊贩备案管理。食品摊贩应当向所在地县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提供身份证、住址、联系方式、有关部门出具的摊位证明和拟经营的食品品种等信息进行备案。县级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应当及时备案,发给《食品摊贩备案卡》。

  哪些地方可以摆小吃摊呢?草案拟规定,县、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按照方便群众、合理布局的原则,统筹考虑交通、噪声、环境保护、市容等因素,在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后,确定食品摊贩经营区域和时段,并向社会公布。在经营时,食品摊贩要在显著位置明示《食品摊贩备案卡》、食品安全承诺书、从业人员健康证明等,接受社会监督。

  与食品小作坊相同,草案对食品摊贩也设置了经营禁区。除国家禁止经营的食品以外,食品摊贩还不得经营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食品、保健食品、裱花蛋糕、生食水产品等食品。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给《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食品摊贩备案卡》,不得收取或者变相收取费用。县级以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并向社会公布检验结果。

  【大家有话】

  “上班赶时间还挑什么,遇到什么买什么!”

  ——在昆明工作了五六年的天津人刘先生说,尽管卫生是他担心的问题,但饱腹还是第一需求。

  “米线也好包子也罢,如果能选,宁愿选择有店面的,总觉得店里的东西干净卫生些。”

  ——昆明人张先生感觉实行小吃摊备案管理不太可行,行政成本太高,小吃摊流动性大,管理难度也大。

  “小吃摊也是当地饮食文化的体现,旅行中最难忘的就是炸土豆条,配上一份鱼腥草,味道太酸爽了。”

  ——在昆旅游的北京人那小姐认为,小吃摊经营者起码要戴上帽子保证头发不掉到吃食上,如果有健康证就更好了。

为了开胃加咸菜 小伙亚硝酸盐中毒

日期:2018年02月26日,星期一,0时 / 作者:医生

  小范兰溪人,二十出头,在金华一家公司上班。一个多星期前,他突发阑尾炎,做手术住了5天医院,医生叮嘱他,出院最好吃软一点的东西。回来这几天,小范几乎天天到楼下面馆报到,为了开胃,他每次都让老板搁一大勺咸菜。上周末,他在家休息,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头痛厉害,后来嘴唇发紫,身上也紫了一大片。他吓坏了,赶紧打了120。

  到医院,一验血,亚硝酸盐中毒,幸好量不大,解毒治疗后,昨天他终于出院。

  咸菜腌多久才安全?

  在医生追问之下,小范才知道,是咸菜出了问题。急诊科医生盛孝燕说,没有腌透的雪菜里,含有大量亚硝酸盐,而腌好的雪菜没有问题。浙江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系主任蒋冬花说:“腌菜发酵过程就是各种微生物繁殖过程,会同时产生大量亚硝酸盐。而细菌在分解亚硝酸时,又会产生醋酸、乳酸等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慢慢分解亚硝酸盐。

  “所以,一缸咸菜在腌制过程中,会有亚硝酸盐成分升高和降低的过程。“不同蔬菜、在不同温度下,因为放盐量不同,亚硝酸盐增长和降低时间都不同。“一般来说,腌制第一天,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在2~10天,逐渐升高至顶峰。之后会慢慢减少并被氧化为硝酸盐,在腌制后20天左右,又会回到很低水平。“所以,咸菜腌制20天后再吃是比较科学的。”

  按国家标准,腌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最好降到百万分之四以下。而没有腌透的腌菜中,亚硝酸盐往往是这个标准的几十倍。

  “一般摄入微量的亚硝酸盐,人体会自动代谢掉。但摄入亚硝酸盐在0.3克~0.5克时,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以上会致人死亡。”蒋冬花说,建议大家每日摄入腌菜量不要超过10克。而且要注意,千万不要给婴幼儿吃腌菜,这会给孩子肝脏和肾脏带来很大压力。

  吃腌菜前最好热水里漂一下

  蒋冬花上课时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们从各种渠道收集腌菜,检测亚硝酸盐含量。“不管是自己家里制作的还是外面买的,的确都有亚硝酸盐超标情况。”她建议,腌菜在吃前可用水煮2分钟或日照30分钟,哪怕在热水里漂一下,都有清除亚硝酸盐的作用。看到色泽特别青翠的腌菜,最好不要吃。

  如果吃腌制食品后出现口唇青紫、头痛、头昏等症状,很可能是亚硝酸盐中毒,要尽快就诊。

五家奶粉企业审计不合格 食品安全再引关注

日期:2018年02月25日,星期日,10时 / 作者:医生

  近日,食药总局公布了近期对国内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的食品安全审计情况,重点审计了企业生产许可条件保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等情况,其中完达山乳业、呼伦贝尔欧比佳乳业等五家企业在基粉出货检验项目、三聚氰胺检出限度、检验能力等方面存在缺陷。

  公布审计情况的五家奶粉企业此前均未检出不合格奶粉,但在此次常规性检查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设施设备管理、进货及出厂检验等方面的缺陷。其中,呼伦贝尔欧比佳乳业有限公司个别批次产品的出厂检验原始记录显示,三聚氰胺检出限为2mg/kg,不符合规定的检出限,但出厂检验报告判定产品为合格。车间方面存在车间入口处缺少防鼠板等问题。

  在黑龙江省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双城分公司审计发现,该公司在基粉进货检验时仅检验三聚氰胺、阪崎肠杆菌等少数检验项目,其余检验项目由基粉生产企业负责检验,不符合《细则》中对采购的主要原材料应批批进行检验。未对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等项目进行平行样检验,出厂检验报告中未对是否符合产品标签明示值作出判定,不符合《细则》中检验制度管理以及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此外,呼伦贝尔阳光乳业有限公司检验能力不足,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α-亚麻酸、三聚氰胺检验能力不足,不符合GB 23790—2010中10.1条款关于检验能力的要求。

  同样存在该问题的还有呼伦贝尔双娃乳业有限公司。呼伦贝尔友谊乳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除部分生产场所、设备设施未能持续保持生产许可条件外,食药总局还发现,该公司检验负责人持有两所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毕业日期分别为1999年7月10日和2000年7月1日;另有两名检验员持有同一学校、同年、同一编号的毕业证书。

  有人收购低档、廉价的非婴儿奶粉,灌装生产,假冒著名的奶粉品牌,将多达2.26万余罐假冒进口奶粉通过经销商销往全国多个省市……近期,网传的假冒奶粉事件让中国妈妈们再一次绷紧了神经。记者近日从市场监管部门获悉,尽管福建、厦门不在目前官方公布的8个涉事省市范围,但针对此事件,我市监管部门也将开展对婴幼儿奶粉着重监察的行动。

  “我市对于乳制品的监管一直采取‘紧抓超市、倒逼批发、规范零售’的模式。”市市场监管局食品流通建管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一般而言,如果奶粉是从正规渠道购得,则消费者无需对此事过度担心。

  据介绍,在销售上游,我市要求乳制品批发企业必须通过“厦门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系统”上传自身营业执照、食品生产/流通许可证,所售产品对应的质检合格报告,以及每批次的进销台账等。“如果是进口奶粉,每个批次都必须有对应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所有信息录入系统后,才能打印出随货通行的《上市凭证》。

食品标签瑕疵多与产品质量无关

日期:2018年02月25日,星期日,2时 / 作者:医生

  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中国食品科技学会主办,中国经济网、光明网协办的“2016年食品安全热点科学解读媒体沟通会”1月6日在京举行。

  对于食品包装标签的争论,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工元晓梅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法》食品标签有严格的规定,目前大部分产品标签上的瑕疵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

  食品标签不仅是向消费者传递产品信息的载体,也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信息和特性的说明。对食品标签、食品营养标签的管理,

  能够让消费者直观了解包括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等在内的信息,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保障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食品安全科学管理的需求。

  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仅2016年6月1日至12月13日共监测到“食品标签”、“营养标签”相关新闻报道28512条,博客885篇,

  论坛2587条,微博原发、转发21199条,微信45424条。从该事件的网络舆情占比图可以看出,新闻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对其讨论较多。从舆情话题趋势图可以看出,仅从下半年来看,关于“食品标签”、“营养标签”的讨论一直处在较高水平。从话题地域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广东、北京等地相关舆情热度较高。

  中国经济网舆情研究所监测数据显示,仅2016年6月1日至12月13日共监测到“食品标签”、“营养标签”相关新闻报道28512条,博客885篇,论坛2587条,微博原发、转发21199条,微信45424条。

  专家观点:产品标签上的瑕疵与产品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据元晓梅介绍,我国《食品安全法》对食品标签有着严格的规定,包括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等。有关标签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目的,是让消费者了解产品的信息,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

  元晓梅指出,目前大部分产品标签上的瑕疵与产品本身质量问题并没有直接关系,但企业应加强对法律法规的细致研究,避免此类漏洞的产生,以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

  此外,元晓梅也表示,政府应尽早出台相关配套法规,将对标签问题的追罚与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惩戒性处罚合理区隔,减少部分人以牟利为目标的恶意炒作,以确保食品生产企业将精力放在确保食品产业链安全的防控与建设中。

铁锌钙怎么补 儿童补钙铁锌怎么补

日期:2018年02月18日,星期日,20时 / 作者:医生

  在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多的营养成分的,而铁锌钙对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儿童应该吃什么补铁锌钙呢?儿童补钙铁锌怎么补比较好呢?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铁锌钙怎么补

  铁锌钙怎么补,相信是很多家长都会想要知道的,毕竟孩子的健康对于一家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儿童补钙铁锌吃什么好

  富含钙的食物

  乳制品类、豆类及豆制品、鲫鱼、虾皮、油菜、雪里蕻、芝麻等。

  富含铁的食物

  瘦肉、动物肝脏、鱼、虾、海带、黑木耳、紫菜、芝麻、黄豆、绿叶蔬菜。

  富含锌的食物

  锌元素主要存在于海产品和动物内脏中。动物性食物含锌量较高,并且动物性蛋白质分解后所产生的氨基酸还能促进锌的吸收。如: 牡蛎、扇贝、鱼类、动物肝脏、瘦肉、蛋黄、蘑菇、豆类、海带及坚果等。

  如何判断儿童需要补钙铁锌

  缺钙:孩子夜里睡不安稳,而且易出汗,可能就是缺钙和维生素D了。

  缺锌:一般孩子并不缺锌,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孩子。但如果孩子挑食,不爱吃肉、不爱吃奶,或者总爱出汗、头发黄、食欲差,可能就要及时补充锌了。

  缺铁:面无血色,且一活动就会累的孩子可能缺铁。

  儿童补钙铁锌的时间

  钙制剂:两餐之间,单独补充。

  补剂适合在两次喂奶或两餐之间吃,比如上午10点左右或下午二三点钟都可以。但需要提醒的是,给儿童补钙,钙剂最好单独服用,不要将其与牛奶、豆浆、果汁、菜汁、米汤同服,会降低钙的吸收率,大一些的孩子要避免与菠菜同吃,因为菠菜中含草酸,不利于钙的吸收。

  锌制剂:两餐之间,钙锌不同补。

  补锌也是在两餐之间,且锌与铁、钙等补剂不能同时吃,因为锌与钙都是阳离子,被消化吸收时,会产生互相干扰,降低彼此的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