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生活水准真是跟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什么都会弄出新花样,连咱们天天使用的筷子,也是五花八门,材质众多,造型各异。可是这么多筷子都是安全的吗?能随便用吗?治白发网必须告诉你筷子也能让人中毒,别随便用。
筷子中毒不是危言耸听
古时候有身份地位的人大多热衷于用银筷子,尤其是皇家,为避免歹人下毒,吃饭都会直接用银筷子,吃饭的同时还能验毒。这一点,大家都不陌生,想想电视剧用银针验毒的桥段就知道了。
咱们不讨论银筷子能不能验毒,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长期使用银筷子会慢性中毒。热的饭菜正好提供了反应环境,筷子中的银与食物中的硫接触时,就会使筷子表面生产很硫化银。
由于含量低,筷子表面并不会变灰,只是呈很淡很淡的灰黑色。但是硫化银这类重金属很难被代谢出体内,反而会越积越多,时间一长,人就中毒了。
慎用金属筷子 在发现银筷子会致人慢性中毒后,如今已经极少会有厂家生产银筷子了。但金属筷子仍然很流行,大部分都是不锈钢的。420、430、和304型号的不锈钢材质筷子没啥问题,都是符合标准的。
但是,有些厂家会生产201型号的不锈钢筷子,以此充好。这种筷子的耐腐蚀性非常差,长期使用容易造成重金属超标,危害身体。
木筷子或竹筷子最需当心 无论是家庭还是外面的餐馆,食用频率最高的就是木筷子和竹筷子了,但这也需要咱们警惕。比如很多木筷子表面会包彩漆,这些彩漆易脱落,对健康不利。
而竹筷子表面经常会涂一层生漆,既能使筷子更亮泽,也能减少细菌的附着。当竹筷子颜色变暗,说明生漆已经被破坏了,赶紧更换筷子,别再用了。
筷子也有寿命 不锈钢筷子寿命长些,半年左右。竹筷子、木筷子、密胺筷子等每三个月就该更换一次。
筷子变这样不能用
筷子尽量用简单朴素、没什么花纹装饰的,最安全。如果保存或使用不当,导致下列情况:
筷子颜色变淡、变旧、掉漆;
不锈钢筷子生锈;
木筷子或竹筷子有异味、甚至发霉、掉漆;
密胺筷子变弯曲等。
以上这些筷子都不能继续使用,得及时更换新筷子。
还有,如今流行陶瓷筷子,它使用寿命长、清洗也方便、造型也美观,但是不适合给小孩子用。陶瓷筷子易碎,孩子使用不当就易被割伤。
代谢病这个名字听起来好像挺奇怪,其实,它就是和我们身体的新陈代谢物质有关的疾病,而且,代谢病它并不是单一的疾病,造成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那么,关于代谢病,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代谢病是什么?以及代谢病的原因。
代谢病是什么
代谢病指的就是在我们的身体内发生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一些障碍,比如一些代谢所需要的物质的缺乏或者堆积,从而导致的一种疾病,代谢病的症状轻重有所不宜,但是,主要的临床表现就是血和尿等等的生物化学检查,目前并无根治的方法。
先天性遗传缺陷是造成代谢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家族性纯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组织细胞完全缺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使低密度脂蛋白携带的胆固醇不能经受体途径代谢,血浆胆固醇显著升高,可达13~26mmol/L(500~1000mg/dl)。家族性杂合子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组织细胞有相当于正常人一半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胆固醇可部分经受体代谢,血浆胆固醇中度升高,多为7.8~13mmol/L(300~500mg/dl)。
内脏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也是造成代谢病的重要原因。例如肾功能衰竭可造成蛋白质、脂肪、水及电解质等的代谢变化。肾病综合征患者长期从尿中损失蛋白质,可出现;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氮代谢产物不易排出,磷酸、硫酸、尿酸、肌酐及尿素氮在血内堆积,造成氮质血症及代谢性酸中毒;水和钾排泄障碍,引起浮肿和高钾血症等;患肾病综合征时,也可出现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清除障碍,使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发生高脂蛋白血症;
那么,我们了解了上文中所讲的代谢病是什么,以及代谢病分为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和内脏的病理变化造成的代谢病之后,我们接下来就要了解的是,代谢病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代谢病的原因。
代谢病的原因
1 、蛋白质不足
当地养殖户为降低成本自配饲料而无法得到优质蛋白质,或用大量的植物性蛋白和用谷物饲料代替,引当人们吃了这些没有蛋白质的肉,就不会补充身体蛋白质,从而导致蛋白质缺少。解决办法:通过丰富动物性饲料来源,使用多种原料配合出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达到提高蛋白质含量又降低饲料成本的目的。
2 、脂肪不足
因为饮食中脂肪含量不足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障碍,诱发相应的维生素缺乏症,脂肪含量不足还会引起头发光泽度差。脂肪也是容易吸收的重要营养物质,提供机体所需的大量能量,如果缺乏也会诱发,摄能不足导致生长迟缓,脂肪含量太高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等疾病发生。脂肪含量要严格控制,以防黄脂肪病发生。
首届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会,昨天在昆明召开,来自省外的专家学者,以及业界人士就《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展开了探讨,并提出了4大建议。
论坛上,与会者对云南野生菌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学术报告交流,包括云南野生菌资源现状与对策、毒菌多样性及识别和利用方面,以及云南野生菌商业发展、互联网+野生菌平台建设的建议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同时,对由云南省野生菌保护发展协会起草的《云南省野生菌资源保护办法》(下称《办法》)进行了商讨。《办法》共5章20条,包括总则、保护措施、生态补偿、法律责任等,其中“保护措施”提出,重点保护野生菌名录由省级野生植物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采集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菌,应依法取得许可证,并规定了各类野生菌的采集时间。
随着人们对野生食用菌营养和保健功能的认知不断深入和普及以及食用菌为主要原料的各类高附加值食品、保健品、调味品、辅助医疗品生产规模将逐步扩大,野生菌采集者往往以掠夺方式采挖,形成无序、过度、野蛮开发现状,造成资源的严重破坏,甚至濒临灭绝。
与会专家由此提出4项建议,即立法保护野生菌资源,推广抚林育菌技术、引种驯化栽培技术,大力推进野生菌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加强政府领导、加大资金扶持了力度。目前,此建议已形成书面材料,将呈报相关部门和领导。
吃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杂,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为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毒的菌子也变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减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3、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吃过的,没发生任何危险的菌子,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
4、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最好不要饮酒。
5、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治疗,万一来不及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或减缓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
注意事项
干品烹制前应先用淡盐水泡发,并剪去菌盖头(封闭的一端),否则会有怪味。
注意不要放在日光直射的地方和高温潮湿的地方,开封后应尽快食用。野生菌味道鲜美,含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粗纤维、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经常食用菌类,对增进健康、预防疾病、有很多帮助。而吃菌却潜藏着中毒的危险。而且,据资料显示,一次多食或连续食用野生菌,会导致人体血糖降低。
因此,即便不中毒,多食野生菌也会出现全身无力的现象。
食菌中毒者绝大多数人都是胃肠炎型轻度中毒,临床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痛等,还有少数为神经精神型,临床表现为头昏、恶心、呕吐,然后出现烦躁、谵妄、幻视等症状。如果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的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
自制的卤猪蹄、榴莲蛋糕、烘焙饼干不能直接到微信朋友圈吆喝开卖了。日前,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网络食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明确,网上销售食品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如不能提供经营者具体信息须担责。
内容
不公示营业执照拟最高罚3万元
《办法》对网络食品经营作了界定:“指通过互联网销售食品 (含食用农产品、食品添加剂)的经营活动。”那么,在微信朋友圈中开微店售卖的各种手工蛋糕、卤菜等是否在监管范围内呢?国家食药监总局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对此予以肯定。
该《办法》要求,经营者自行设立的网站须具有网上查询、订单生成、合同签订、网上支付等交易服务功能,食品交易全程要可追溯,并在网站首页或者经营活动的主页面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如不公示,拟最高处罚3万元。
《办法》还提到,消费者通过淘宝、微店等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若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如果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由第三方平台提供赔偿。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平台要更加严格把关准入制度。
目前,该《办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上(http://www.sfda.gov.cn/)公示。在9月18日之前,公众可以通过发送电子邮件至rendp@cfda.gov.cn提出意见和建议。
微商
希望简化证照审核程序
昨日,接受记者采访的21位市民中,其中有18人曾通过朋友圈购买自制食品,他们表示,日常购买过程中,不会留意网店首页或者主页是否有相应的资质证照,但如果贴出了,吃起来会更放心。剩余3位受访者对朋友圈售卖的食品不是很信任,表示如果今后在朋友圈里购买食品,想要先参观或看图了解食品制作场地环境卫生等情况。
对于这项很有可能在近期落地的新规,家住市区江北的微商舒小姐说,因为不需要店租、人工等成本,开微店在朋友圈售卖食品很简单。如果必须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希望届时监管部门能够简化微店的审核手续。
“相比超市售卖的同类食品,我们可以根据每个消费者的口味作出调整变化,会更受消费者欢迎。如果今后一律都要持证经营,有可能在种类上会受到限制。”另一位微商郑小姐举例,她和母亲、姐姐日常在家里制作凉拌皮蛋、热干面等食品,同时也出售饼干、牛轧糖等食品,她担心日后需要办理多个证件才能出售不同种类的食品。
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倍诺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所以食品安全很重要。 2013年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该概念表明,食品安全既包括生产安全,也包括经营安全;既包括结果安全,也包括过程安全;既包括现实安全,也包括未来安全。
时下,是吃橘子的好时节。一颗又一颗黄橙橙的新鲜橘子,是否让你垂涎三尺?有些人很喜欢吃橘子,还曾被人开玩笑“吃多了小心皮肤变成黄色”。这不,一句小小的玩笑话,竟然是真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件回顾
11月的一天,门诊来了一位妈妈,带着一个3岁的小儿,妈妈很急,说发现孩子皮肤发黄3天了,去了儿科查体,什么都正常,没有肝炎表现或其他严重疾病,孩子自我感觉也很好,能吃能睡,精神饱满,大便通畅。儿科医生建议来皮肤科看看,给个意见。
检查发现孩子的手脚和面部皮肤明显呈黄色,全身皮肤也较正常儿童皮肤黄。但是有光泽,没有其他异常表现。结合正常的胆红素和肝肾功能化验结果,应该考虑“橘黄症”,又称胡萝卜素血症。问了妈妈,确实在发病前1周,因为回南方盛产橘子的老家农家乐采摘过,几天内吃了大量的橘子。
什么是胡萝卜素血症?
什么是胡萝卜素血症呢?它是一种皮肤发黄的表现,特别容易和黄疸(高胆红素血症)混淆。胡萝卜素血症在吃大量的蔬菜泥的婴儿和初学走路的孩子中尤为常见。因为婴幼儿的饮食包括大量的黄色蔬菜,特别是胡萝卜和含类胡萝卜素的水果和蔬菜等。类胡萝卜素包括α-和β-胡萝卜素,以及番茄红素。包括胡萝卜、红薯、芒果、杏、甜瓜、西红柿、辣椒、南瓜、绿叶蔬菜等。此外,β-胡萝卜素也是经常使用的食品着色剂。
我们的皮肤颜色主要由四个因素决定,黑色素、血红素、胡萝卜素和皮肤厚度。黑色素使皮肤发黑,血红素使皮肤发红或青,胡萝卜素使皮肤发黄,皮肤越厚越黑。因此一旦过度摄入胡萝卜素就会引起皮肤发黄。
即便皮肤发黄,也不用担心中毒
不同于黄疸,胡萝卜血症的皮肤颜色倾向于亮桔黄色,汗腺分泌旺盛区域更明显(如手掌、脚掌,与鼻唇沟),不累及黏膜组织及巩膜,因此眼白是不黄的。黄疸则为暗黄色,累及粘膜组织和巩膜,眼白是发黄的。虽然饮食是儿童胡萝卜素血症的主要原因,但是一些疾病也可以导致其发生,如肾病、糖尿病、神经性厌食症、肝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为这些疾病降低了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即便摄入正常量的胡萝卜素,也会因为不能转化代谢而产生皮肤发黄。
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过多摄取维生素A是可以导致肝中毒的,但是胡萝卜素不会产生该类中毒现象,因此即便皮肤发黄,也不用担心肝中毒。减少或停止这些食物的摄入,皮肤变色就会自行消退,恢复正常。
除了小孩子,胡萝卜素血症也会发生在同样摄取大量黄红色食物的成人。曾经有一个女性患者,为了减肥,每天只吃2斤圣女果,结果1周后全身皮肤发黄。这是番茄红素摄取过多产生的。停止吃圣女果后3天黄色逐渐消退,1周内全部恢复正常。所以什么好东西都不要多吃,过犹不及。
近日网传有商贩为使黑木耳卖相好和增重,可能会添加硫酸镁等物质。6月5日,记者从珠海市香洲区食药监局获悉,该局近期已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香洲区各大农贸市场、超市进行黑木耳的专项抽检,共抽检20批次,未发现有人为外部添加硫酸镁现象。
据介绍,硫酸镁虽为食品添加剂,但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硫酸镁不可使用在黑木耳(干制或泡发)中,过量使用硫酸镁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香洲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镁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好的二价金属离子,直接参与影响细胞的各种生物功能,生物体本身含有一定的镁离子。食用违法添加过量硫酸镁的木耳往往会引起胃痛、呕吐、水泻、虚脱等中毒症状,威胁人体健康。
得知网传消息后,香洲区食药监局立即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香洲区各大农贸市场、超市进行黑木耳的专项抽检,共抽检20批次,未发现有人为外部添加硫酸镁现象。
香洲区食药监局提醒广大食品生产经营者切勿以身试法,禁止为了增重而在木耳加工过程中非法加入硫酸镁等物质,广大市民如发现有违法行为,可拨打12345投诉举报。
如何挑选优质的黑木耳呢?香洲区食药监局提示,市民选购黑木耳要前往有合法证照店家购买,挑选优劣黑木耳要做到“一观二摸三闻四泡”:
一是看外观
优质黑木耳的正反两面色泽不同,正面为灰黑色或灰褐色,反面为黑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肉厚、朵大,无杂质、无霉烂。劣质黑木耳朵小且薄,表面有白色或微黄色附着物,易粘朵结块。
二是靠触摸
优质黑木耳较轻、松散,表面平滑,脆而易断。劣质木耳较重,表面粗糙,掺异物的黑木耳,手感粘、软。
三是闻味道
优质黑木耳一般闻着无异味,尝时有清香味。劣质木耳闻时有酸味,尝时有酸、甜、咸、苦、涩味。若有甜味,可能掺有糖,若有咸味可能掺有盐,若有涩味可能掺有硫酸镁,若有苦味可能掺有碱,若有酸味可能掺有明矾。
四是用水泡
优质黑木耳放人水中后,先漂在水面,然后慢慢吸水,吸水量大,叶体肥厚,均匀悬浮在水中,棕黄色偏黑。假木耳泡水后先沉底,然后慢慢吸水浮起,吸水量小,有异味、颜色是黑中带绿,发粘发软,没有弹性。
为进一步保障市民的饮食安全,全力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全市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持续加大监测力度,积极开展抽检工作。
昨天,市食安办联合市农委、市食药监局、市粮食局和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各区食安办发布近期食品安全抽检信息公告。
针对蔬菜及蔬菜制品、卤菜、餐饮食品、食品原料、快餐盒饭、食用植物油等品种,我市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日常监督抽检总计1931批次,不合格食品1批次,动态合格率为99.95%。
本次抽检中,快餐盒饭(以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为主)、食用植物油(以过氧化值、二丁基羟基甲苯、铅为主)、蔬菜及蔬菜制品(以乙酰甲胺磷、丙溴磷等有机农药为主)、卤菜(以亚硝酸盐为主)、食品原料(以菌落总数、沙门氏菌为主)、餐饮食品(以色素、致病菌为主)等全部合格。
发现不合格内酯豆腐1批次,检出脱氢乙酸。
据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介绍,脱氢乙酸是一种广谱防腐剂,对霉菌和酵母的抑菌能力较强,根据我国最新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豆腐中不得检出脱氢乙酸。
本次查出吴中区郭巷万丰豆制品厂生产的内酯豆腐中,脱氢乙酸实测含量为0.49g/kg,已严重超标。
针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相关部门组织了现场核查处置,认真排查相关企业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对不合格食品和相关产品涉及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相关链接
买蘑菇提防“李鬼”毒蘑菇
目前我市已进入梅雨季节,阴雨天增多,湿度也逐步增大,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为微生物的繁殖和毒素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市食安办发布温馨提示
一、切勿采摘、购买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各类学校食堂、群体宴席等餐饮服务单位尽量不要加工制作野生菌,生产、加工野生蘑菇时,要确保可食蘑菇不会混入有毒品种。
二、易受潮的食品应该少量购置,慎食易腐败变质的肉制品、水产品等,尽量选择食用煮熟煮透的食物。
三、食物应密封、低温、低氧保存。如果出现恶心、头晕、呕吐等食物中毒症状,应立即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8月11日电
综合报道,数百万只鸡蛋因发现含有杀虫剂氟虫腈而在德国,荷兰和比利时被下架。如人体大量摄入这种剧毒物质,会对肝脏,肾脏以及甲状腺造成损害。荷兰有大约150个家禽养殖厂被关闭。为安全起见,德国一些超市已经停止供应鸡蛋。
在欧洲,有毒食品的销售和生产变得日益猖獗。近年来,食品丑闻也不时发生。
巴西腐肉
2017年3月,部分欧盟国家宣布禁止进口来自巴西的肉类产品,此前警方在进入销售渠道的巴西肉类产品中发现了腐败变质的问题。更有甚者,一些肉类产品中甚至添加了致癌的化学物质,以掩盖腐臭味道。2016年,德国共从巴西进口了11万4千吨鲜肉和肉产品。不过,德国有关当局声称,在德国销售的这些肉产品绝对没有问题。
巴伐利亚面包店里的老鼠屎
今年早些时候,德国消费者保护组织”食品观察“宣称,在巴伐利亚几家大型连锁面包房里发现了霉菌和老鼠。食品观察称,在2013年至2016年进行的69次抽查中,他们发现一家面包房的食品中存在老鼠的毛发及咀嚼痕迹。另一家店铺内,面粉上明显有蟑螂爬过的痕迹,而烘焙好的面包卷里则有大量老鼠的粪便。
意大利“毒橄榄”
2016年,意大利警方查获85吨涂有硫酸铜以提高色泽的毒橄榄。消费者吃了这种橄榄可能危及生命。意大利是全球著名橄榄生产国之一,“毒橄榄”事件曝光后,该国橄榄销售蒙上阴影。
希腊、英国假酒
去年,希腊的执法机构查封了3家制造假酒的工厂,收缴7400瓶假酒。这些假酒厂里还存放许多制造假酒用的空酒瓶、标签及瓶盖。在酿酒历史悠久的英国,警方也查获近1万升假酒,其中包括葡萄酒、威士忌和伏特加。
想来份马肉汉堡吗?
2013年,数百万欧洲各国的消费者被告知,他们买来的牛肉和猪肉其实是马肉。以“马”充”“猪牛”的丑闻是爱尔兰警方在深冻牛肉汉堡包中发现马肉后才东窗事发的。深入调查后发现,很多欧洲国家的熟肉产品中都发现了以马肉冒充的问题。
带来霉运的草莓
2012年,大约一万多名德国中小学生突然上吐下泻,究其原因,原来他们都食用了同一品牌的深冻草莓。德国东部大约500所学校受到此次食品中毒事件的波及。不幸中的万幸是,大多数中毒者很快得以恢复,只有32人需要送院治疗。
二恶英引起的恐慌
2011年初,以德国下萨克森州为主的数千家农场被关闭,原因是他们使用的动物饲料中发现了有毒物质二恶英。
路边小吃店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方便,但是,这些小吃店的食品符合要求吗?是健康食品吗?这也是很多人有疑问的地方。最近,四川省食品监督局突击检查一些小吃是否符合标准,结果,进行抽样调查发现一些小吃店的油条铝的含量超标,不合格的还有馒头和泡菜,这些铝超标的食品如果摄入过多就会造成对健康的伤害。
油条是一种非常受人欢迎的小吃,早餐一根油条、一碗豆浆通常是都市人喜欢的食品,但是,油条制作的过程中是需要加入一些调料的,而明矾当中就含有一定的铝,虽然,加入明矾可以让油条更蓬松,卖相更好、口感更好,但是,身体不能摄入太多的铝,会导致铝中毒。
铝中毒虽然不至于危及人的生命,但是严重的铝中毒会对健康造成伤害,那我们来看一下铝超标的食品对健康会有哪些伤害?
1、导致老年痴呆。铝对大脑有很好的亲和性,过多的铝进入大脑之后会在大脑中沉积,会严重影响脑细胞的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认识能力降低、反应迟钝等,严重的会导致老年痴呆,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除了在饮食上要注意,餐具的使用上也要注意,尽量少使用铝制的锅具。
2、引起消化道功能的紊乱。大量的摄入铝会破坏胃肠的功能,造成消化功能紊乱,出现一些胃肠不适的症状。
3、影响骨骼和牙齿的正常发育。铝是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但是人体的含量是不能超标的,正常的比例可以维持钙磷的比例平衡,如果铝超标会导致钙磷的比例失衡,会影响骨骼和牙齿对钙的吸收和利用,会出现身体缺钙的一些表现,造成骨质疏松等。
4、在器官内沉积,影响器官的功能。铝进入体内之后,是很难排出体外的,因此,导致了更多的铝在体内的沉积,这些今属可以沉积在肝脏、肾脏、大脑,因而会严重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的生理功能,时间越长,对器官功能的破坏越大。
通过以上4点可以看出,铝超标对健康的危害是非常大的,而且,这种今属一旦进入体内,是不能被消化和代谢的,就会不断在各个脏器蓄积,时间长了,会占据脏器细胞的空间,影响细胞的功能,进而影响器官和组织的功能,而如果是孩子吃了太多铝超标的食物,就会影响孩子长个以及智力的发育,所以,选择食物一定要选择不含铝的食物或者铝含量不超标的食物。
腰疼5天,体内憋尿近5公斤,肾功能严重损害指标超常人十余倍,突发肾衰竭险丢命,竟是因肾结石堵塞双侧输尿管道所致。
枝江六旬男子5天前突然感觉后背腰痛,以为空调吹猛了,便自敷止痛膏药,不料疼痛未愈,还出现了尿频、尿少甚至血尿。他去附近诊所挂了几天消炎针,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大小便几近排不出来,他只好来到长江航运总医院泌尿外科就诊。科主任李辉明发现患者肾功能主要指标——血肌酐值超出常人十多倍,被确诊为肾衰竭尿毒症期、双肾结石、双输尿管结石、肾积水、代谢性酸中毒,病情危重。
由于江东长期患有肾结石,肾过滤和浓缩功能较差,已逐渐形成慢性肾功能不全,加之他喜欢吃多盐、多油的食物以及菠菜、豆腐等易产生结石的食物,加重了发病隐患。夏季高温出汗多、饮水量不足,更加速了尿液浓缩,易形成结晶,增大结石体积,引发急性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好在就诊还算及时,否则将有生命危险。经过微创手术粉碎结石,江东的肾功能正在恢复。
夏季应多饮水,保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减少结石形成,促进结石排出;还应控制高脂肪、高蛋白食物的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