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临近,自然少不了赏月、吃月饼。月饼美味,但如何才能吃得更健康呢?营养专家为此提出了科学建议。
“目前市面上月饼种类较多,制作工艺、馅料种类有差异,但月饼皮的成分主要是面粉、糖和食用油等,总体热量较高。”肿瘤医院副主任营养技师、市营养学会理事杨祖安说,过多食用月饼会导致热量超标。在选择月饼时,要特别关注外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中热量和营养素含量。
“月饼一次性食用过多容易增加肠胃负担,造成消化不良等问题。”杨祖安说,这是不可取、不健康的。
为了丰富口感,如今一些月饼搭配绿茶、红酒或水果的食用方法也流行了起来。杨祖安解释说,月饼搭配食用也要注意节制,不要导致热量超标。例如,月饼搭配绿茶,只能解腻的作用,无法减少食物摄入的热量。月饼搭配水果,也建议使用热量较低的水果,更有利于健康。
中秋节前后,不少人也把月饼当作早餐食用。杨祖安建议,如早餐时要吃月饼,可再搭配点蔬菜,同时将平时常吃的米粥、牛奶换成热量较低的豆浆,可以使膳食更加均衡。
对于一些患有疾病的人来说,应如何科学食用月饼呢?杨祖安介绍,不同疾病的患者,在控制量、关注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也要有选择性地品尝月饼。例如,患有肾脏疾病患者,在选择月饼时最好吃素食、水果馅月饼。痛风患者在选择月饼时,应避免选择肉类、蛋黄类、火腿类月饼。
再过十六天就是中秋节了,现在市面上也开始推出各式各样的月饼。在中秋节,人月两团圆的日子,吃月饼,应该对于一般人来说是很平常,不过对于一些病患者来说,月饼可说是”可远观而不可食用”。究竟那些人不适合多吃月饼呢?
胃肠病患者 月饼含糖和脂肪较多,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可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吃过多月饼,能使促进胃酸分泌,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还可诱发胃出血和穿孔。
中秋时节,一家人赏月吃月饼是我国的传统习俗,但是吃月饼并非多多益善 ,人所皆宜,有些人特别要注意,尤其是老人及一些病患者必须慎食。
胆道病患者 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老人,过量食用月饼,会引起胆囊收缩,胆汁滞留,易致疾病急性发作或使病情加重。
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有一些病患千万不能多吃月饼。
月饼内馅多采用植物性原料种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莲蓉、红小豆、枣泥等,对人体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种子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亚油酸居多,对软化血管防止动脉硬化有益;含矿物质,有利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儿童锌缺乏、缺铁贫血;莲子、红小豆、芝麻含钾很高,置换细胞内钠盐排出,营养心肌、调节血压;从中医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温平居多,强心、镇静、安神,一些种子富含维生素E,抗衰老,滋皮肤、乌须发。不过,月饼油多、糖多、以鸭蛋黄为馅的月饼胆固醇高,总体讲是高热量食品。
胃肠病患者 月饼含糖和脂肪较多,过量食用会加重胃肠负担,可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吃过多月饼,能使促进胃酸分泌,加重对溃疡面的刺激,严重者还可诱发胃出血和穿孔。
胆道病患者 患有胆囊炎、胆结石的老人,过量食用月饼,会引起胆囊收缩,胆汁滞留,易致疾病急性发作或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患者 过食月饼后,易致血糖升高,某些人还有昏迷的危险,特别是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千万慎食。
心血管病患者 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患者,饱食月饼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致血流减慢,并能加重心脏缺血,甚至诱发心肌梗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