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一种恶性疾病,一但患上了肺癌是很难治愈的,那么肺癌死前两三天的症状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患上肺癌,肺癌的致病因素是什么?患上肺癌怎么治疗?下面就让治白发网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肺癌死前两三天的症状
1、肿块
癌细胞恶性增殖所形成的,可用手在体表或深部触摸到。甲状腺、腮腺或乳腺的癌可在皮下较浅部位触摸到。肿瘤转移到淋巴结,可导致淋巴结肿大,某些表浅淋巴结,如颈部淋巴结和腋窝淋巴容易触摸到。
2、疼痛
呈现痛苦往往提示癌症已进入中、晚期的阶段。刚开始的时候多为隐痛或钝痛,夜间明显。今后逐步加重,变得难以忍受,昼夜不断,剧烈痛苦是肺癌晚期临终前症状,若是呈现一般通过药物进行操控。痛苦一般是癌细胞侵犯神经形成的。很多人晚期都会感到无比痛苦,乃至吃药都不管用。
3、溃疡
由于某些体表癌的癌安排成长快。呈现安排坏死所构成的。如某些乳腺癌可在乳房处呈现火山口样或菜把戏溃疡,排泄血性排泄物,并发感染时可有恶臭味。此外,胃、结肠癌也可构成溃疡,一般只要经过胃镜、结肠镜才可观察到。
肺癌的致病因素
肺癌对人体的伤害特别大,所以人们都很惧怕,那么,肺癌的致病因素有哪些?
1、由于职业的原因
这是因为有些工作必须每天接触镭、铀等放射性物质以及芥子气、石棉、石油、沥青、煤焦油、砷、铬、镍、铜、锡、等致癌的物质,这些都是肺癌的病因,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更应该注意肺癌的预防。
2、由于肺部慢性疾病
一些人患了肺部慢性疾病后并不知情,这也有可能是肺癌的病因,比方说尘肺、矽肺、肺结核等。一旦患上这些肺病,患肺癌的几率就会很大。
想要进行肺癌的预防,也要警惕这些疾病的发生。而且如果患了肺纤维疤痕病变或者非支气管慢性炎症也会慢慢的变成肺癌,这也是肺癌的病因之一。
结肠癌大家都有些了解,一般来说,到了晚期治疗的难度就更大。晚期的患者身体情况都不是很好。那么,结肠癌晚期有什么症状呢?晚期怎么治疗呢?手术后要注意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结肠癌晚期的症状
在结肠癌的早期基本没有什么症状,到中晚期的时候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腹胀的现象。之后还会有腹痛、黏液便或黏血便。
肿瘤溃烂、失血、毒素吸收后,常出现贫血、低热、乏力、消瘦、下肢水肿等症状。如出现腹胀、腹痛、便秘或不能排便,体检见腹部膨隆、肠型、局部有压痛,听诊闻及肠鸣音,提示可能出现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
若肿瘤与网膜、周围组织浸润粘连,形成不规则包块。晚期可出现黄疸、腹腔积液、水肿等肝、肺转移征象,恶病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肿瘤远处扩散转移的表现。结肠癌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分述如下。
右半结肠癌
右半结肠腔大,粪便为液状,癌肿多为溃疡型或菜花状癌,很少形成环状狭窄,不常发生梗阻。若癌肿溃破出血,继发感染,伴有毒素吸收,可有腹痛、大便改变、腹块、贫血、消瘦或恶液质表现。
左半结肠癌
左半结肠肠腔细,粪便干硬。左半结肠癌常为浸润型,易引起环状狭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肠梗阻。
包块体积小,既无溃破出血,又无毒素吸收,罕见贫血、消瘦、恶液质等症状,也难扪及包块。结肠癌往往有器官转移,远处转移主要是肝脏。淋巴转移一般由近而远扩散,也有不按顺序的跨越转移。
癌肿侵入肠壁肌层后淋巴转移的几率更多。结肠癌癌细胞或癌栓子也可通过血液转移,先到肝脏,后达肺、脑、骨等其他组织脏器。
结肠癌也可以直接浸润周围的组织和器官,会脱落在肠腔之内,还可以种植在别的黏膜上。若是播散至全腹,可能会引起癌性腹膜炎。
结肠癌晚期治疗方法
化学药物治疗
大肠癌根治术后,仍有约百分之五十的患者病例复发和转移,主要是手术前未能发现隐匿转移灶或术中未能将病灶完全切除。这也是治疗大肠癌最好的方法。
若有腹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排查,在日常饮食上一定要注意卫生,合理的安排休息时间。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一般都是手术和化疗的附加手段,用来减少肿瘤复发几率。这也是肠癌治疗当中比较常见的。
外科治疗
唯一能彻底治疗此病的方法是早期切除癌肿。探查中如发现已有癌转移,但病变肠曲尚可游离时,原则上即应将大肠癌切除,以免日后发生肠梗阻。
艾滋病的初期会有很多的症状,这些症状是我们平时都会遇到的,如果我们不重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的,那么对于艾滋病初期皮肤的症状具体有哪些呢?下面就跟治白发网一起来了解一下艾滋病初期皮肤的症状。
艾滋病的初期皮肤症状有很多的,对于这些症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判断是否是艾滋病的,下面详细介绍下的。
艾滋病初期症状皮肤
1、皮损预兆
如传染性软疣,短期内大量泛发全身,治疗顽固。患有艾滋病后,迅速发展的脂溢性皮炎,预示艾滋病会急剧加重,甚至很快死亡。头、颈、口腔、咽喉部出现卡波西肉瘤、单纯疱疹,或迅速增大的淋巴结、肿块,要警惕患艾滋病的可能。
2、急性皮疹
患有艾滋病后,30%―50%的病毒原发性感染者伴有皮疹和黏膜湿疣,皮疹多为斑疹和丘疹,可为几个或数百个,伴有瘙痒,常见于躯干、面部及上肢。
3、感染性皮损
患有艾滋病后,包括口腔毛状黏膜白斑及伴发带状疱疹、尖锐湿疣、巨细胞病毒感染、口腔念珠菌病等。艾滋病感染者病后,20%的人伴发口腔毛状黏膜白斑,表现为稍隆起的白膜、表面毛状。这是特异性相当高的早期体征。
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中带状疱疹的感染率为3%―4%,可发生严重的泛发性疱疹。尖锐湿疣在男性感染者中的发生率为40%,表面为巨大赘生物、高度增生,反复发生于隂茎和肛周皮肤。
巨细胞病毒感染表现为肛周、直肠黏膜、会隂、大腿、臂部出现结节、斑、溃疡、口腔、咽、舌黏膜和坏死,有播撒倾向的丘疹、紫癜、水疱、大疱等皮疹。此外,艾滋病感染者中有42%伴口腔念珠菌感染。其他感染性皮损有严重毛囊炎、脓疱疮、浅部真菌和分支杆菌感染等。
4、非感染性皮损
患有艾滋病后,表现为脂溢性皮炎、毛发异常、毛细血管扩张症、银屑病等。其中,脂溢性皮炎发生率为20%―80%,为感染最初表现,。症状较正常人严重,表现为黄色油腻性厚屑、鳞屑堆积成片。
几乎所有感染者都出现毛细血管扩张症,毛细血管扩张呈新月状,上胸、肩、锁骨区多见,常伴有轻度和弥漫散在红斑。3%―40%艾滋病患者可并发各种肿瘤,以卡波西肉瘤最常见,还有鳞癌、肛门生殖器官癌、基底细胞癌等。
专家提醒:上述皮肤病是艾滋病感染的早期征兆,但其条件是病人应当具有接触感染病毒的可能。就很有必要做进一步化验检查,做出明确的诊断。
很多年轻的女性朋友也会出现闭经的现象,那么闭经的症状有哪些呢?在平时的饮食中,女性朋友们闭经吃什么食物好呢?另外,闭经不能吃什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女性闭经?下面就让治白发网带带大家了解一下吧。
闭经的症状
1、伴有性欲减退、乳房萎缩、腋毛及阴毛脱落、不孕等症的多为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
2、伴有乏力、厌食、消瘦、晕厥等症的多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不足。
3、伴有畏寒、皮肤苍白、干燥、心动过缓、血压低、反应迟钝、嗜睡、痴呆、淡漠等症的多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4、伴有肥胖、多毛或巨大畸形、肢端肥大、高血压、皮肤粗糙、红细胞过多等症的多为垂体肿瘤引起。
5、伴有不育、多毛、肥胖等症的多为卵巢功能失调。
闭经吃什么食物
1、准备食材,山药和鸡内金各90克和30克,将这枯燥的两味磨成粉末,每天服用12克一次,用黄酒或者是糯米酒送服,有利于女性朋友因为气血衰弱出现闭经的状况。
2、胡桃仁和黑木耳都准备好120克,红糖240克,同时黄酒适量,把核桃仁和木耳一起碾末,在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后放在瓷罐中封闭起来,每天用黄酒送服30克,一天两次,此方有利于气血虚弱而出现的闭经情况。
3、准备30克的薏苡仁根,洗干净后切段,用水煎,早上和晚上空腹服用,连续喝十天,此方对痰湿阳滞而出现闭经的情况很有效果。
4、预备阿胶。阿胶被认为是女人“中药三宝”之首,是补血圣品,阿胶能有起到滋阴,润燥。能够改进经期呈现的小腹腹痛、生理周期紊乱、气血虚等月经不调症状。效果很不错!更能协助经血扫除顺利、补血养血。经常服用有助气血通畅,比较不容易手脚严寒,还能让脸色红润、肌肤润滑、减缓老化。
闭经不能吃什么?
1、不利于女性养精血的食物不要吃,这对于闭经女性一点好处也没有,反而会使闭经加重。
2、较肥腻和甘厚的食物。由于这些食物蛋白质、脂肪比较多,吃多了简单形成体内的营养过剩,会导致脂肪堆积,呈现过度的肥壮,从而会阻塞经脉,让经血不能正常的运转,所以这类食物要尽量少吃。
3、不要吃胡萝卜,虽然胡萝卜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但是它具备抑制卵巢排卵和出现闭经的功能,对于想怀孕的朋友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不然不容易怀孕。
4、不要吃生冷和影响辛辣的食物。如:冷饮、凉菜、较寒性的食物,这些食物很简单导致女人呈现血管缩短和血腥凝滞的状况,会让病况愈加严重。特别是排卵期吃冰,会使子宫内膜温度下降,简单形成月经失调、经期不规则,乃至子宫寒,大大添加不孕机率。
伦敦国王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皮肤缺陷引起的湿疹可以减少患皮肤癌的风险。研究显示,湿疹引起的免疫应答可以促进潜在的癌细胞脱落,从而阻止皮肤肿瘤的形成。
一些科学家认为,过敏性疾病能够影响个体对癌症易感性,不过这一观点一直存在着不小的争议。此前曾有研究指出,湿疹与皮肤癌风险降低有关,但人们很难通过群体研究得出明确的结论。这是因为湿疹症状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而治疗湿疹的药物可能会对癌症产生影响。
现在,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团队首次向人们展示,皮肤缺陷引起的过敏症的确能帮助机体抵御皮肤癌,这项研究于五月六日发表在eLife杂志上。
皮肤癌是一种常见的癌症,据WHO统计每三名确诊的癌症患者中就有一名患有皮肤癌。皮肤癌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有研究指出,目前英国的恶性黑色素瘤发病率比上世纪七十年代高五倍。恶性黑色素瘤是最严重的一种皮肤癌。
当皮肤最外层缺失某些结构蛋白时,皮肤屏障就会出现缺陷,进而引发湿疹。研究人员构建了缺乏三种结构蛋白的小鼠,以模拟湿疹患者的皮肤缺陷。
随后,他们在正常小鼠和皮肤缺陷型小鼠中,比较了两种致癌化合物的作用效果。研究显示,缺陷型小鼠体内的良性肿瘤比正常小鼠低六倍。研究人员指出, 表皮屏障的缺陷为小鼠提供了保护,阻止了良性肿瘤的形成。
研究人员发现,正常小鼠和皮肤缺陷型小鼠在面对致癌物时,一样容易出现致癌突变。然而,缺陷型小鼠中的炎症反应更大,促进了潜在癌细胞从皮肤上脱落。这种癌症防护机制,与保护皮肤不受外界(细菌)入侵的机制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
文章的资深作者Fiona Watt教授说:“我们在小鼠模型中建立了癌症易感性和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的明确关联。这样的结果再次证明,干涉机体免疫系统是治疗癌症的一个重要策略。
我希望这项研究能给一些湿疹患者带去些许安慰,这种令人不适的皮肤病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的。”
Dr Mike Turner指出:“现在皮肤癌在许多国家越来越普遍,任何能帮助机体阻止肿瘤形成的线索都很宝贵。发现湿疹有助于人体抵御皮肤癌,支持了过敏性疾病与癌症预防之间的关联,为人们提供了对抗癌症的新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治白发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刚从菜场买菜回来的张大妈,看到了小区里的李阿姨,李阿姨发现张大妈又买了香菇,要是没有记错,这个月张大妈已经买了五次香菇了,张大妈笑着解释道,香菇可是全家都喜欢的食物,吃香菇可谓好处多多,李阿姨不妨明天也去买点回来吃,当然,在吃的时候,要多注意,香菇搭配好的食材是良药,要是搭配错了,那就会伤身了。随后,张大妈把自己如何烹饪香菇的方法,又向李阿姨传授了一些。
香菇的营养
作为常见菌类,香菇的营养显然高于其它食物,在民间还被称作山珍,吃香菇对身体好,其中营养丰富,包括:维生素、矿物质、酶、脂肪、碳水化合物、灰分、粗蛋白、尼克酸、纤维素等。
古代典籍中,对香菇更是称赞有加,认为食用香菇对补益身体非常好,因此有益气不饥,治疗风破血和益胃助食的说法。现代医学研究,食用香菇,可以治疗头痛、头晕、提高免疫力、预防肿瘤。
香菇和什么搭配更好
香菇油菜
香菇油菜是一道传统的淮扬菜,也是常见的家常菜,把香菇、油菜搭配在一起食用,对身体调节非常好。
油菜是低脂肪蔬菜,能帮助身体吸收营养,油菜中的纤维素也多,能帮助排便,食用这道菜能降低血脂,防治便秘。同时,食用香菇油菜还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提高身体免疫力。
莴笋香菇
把莴笋和香菇搭配在一起食用也能充分吸收两者功效,这是一道益气健身、延缓衰老的菜,香菇能提高免疫力,莴笋中的维生素E则能延缓衰老,对利尿通便、降低血脂、血压非常好。某些肾炎、便秘的朋友也可以通过食用莴笋香菇调节、保健身体。
香菇胡萝卜
把香菇、胡萝卜搭配在一起食用,能充分吸收二者的营养。有益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
胡萝卜中的维生素还能促进血液循环,让人皮肤保持细腻光滑,脸色保持红润,起到了美容健肤的作用。
香菇豆腐
把香菇、豆腐搭配食用,对补益身体非常好,用来做汤或是做成菜,都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通过食用香菇豆腐,能降低身体胆固醇,促进血液流动,同时,对减肥也是非常好的。
香菇薏米
在广东,人们会把香菇薏米搭配起来,做成香菇薏米饭,当然,其中还会有稻米、青豆、油豆腐等。
这样食用能起到化痰理气、健脾除湿的作用,不妨适当的吃一点。
癌症在化疗之后饮食上面是有注意事项的,癌症病人在化疗后身体会比较虚弱,所以要适当的补充营养,那么化疗后的饮食禁忌有哪些呢?化疗后吃什么比较好呢?下面大家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化疗后的饮食注意事项
化疗之后患者会有食欲下降、厌食、呕吐的现象,饮食应该以健脾胃为主。如山楂,可有效防止呕吐,而且可以促进消化。核桃、薏仁、萝卜、葵花籽、弥猴桃、莼菜、鱼类等,不仅提高患者食欲,降低消化道消化负担,还能减轻化疗相关副作用。如果患者有口腔粘膜破溃,可用玫瑰花、金银花菊花等代茶饮用。
患者如出现白细胞、血象下降反应时,宜补充动物内脏,如心肝、骨髓、鱼类、大枣、桂园、赤豆、猪脚、瘦肉、鹌鹑、蘑菇、鸭血、核桃、甲鱼等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在提升患者白细胞数量的同时还能增强患者营养均衡。
多吃天然、纯野生的食物,少吃细粮加工食物。在烹调时多用清蒸、煮炖、尽量少吃油炸和油煎食物。合理安排饮食能提高免疫力,不能太补也不能缺乏营养,如去壁灵芝孢子粉有直接或间接抑制癌细胞与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其次化疗期间还要多吃一些水果,这样可以均衡营养。不宜经常吃大鱼大肉。
饮食要平衡,不偏食,不暴饮暴食,荤素搭配、食物种类越多越好。
化疗期间什么食物不能吃?
化疗病人不宜盲目忌口
西医对肿瘤病人并没有忌口的说法,只是认为饮食与癌症的发病有一定关系,能致癌的食品,自然不应当吃。对官方肿瘤病人来说,原则上想吃什麽就应当吃什麽,能引起食欲,增强体质就是好事,若病人想吃不能吃,营养缺乏,久之反而会加重病情。
化疗病人的饮食调节
合理的饮食与营养,不仅可以遏制癌瘤的发展,还可以减轻药物的毒副反应。因此,化疗期间调理好饮食、增加营养是完成化疗的重要前提之一。饮食调养的原则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和适量的无机盐。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米、面及杂粮,可确保人体的基本需求,也可促进毛发、粘膜、肌肉等在遭受化疗后的组织修复,增加机体的免疫功能。一般认为,在化疗期间,患者所需的蛋白质应比普通人增加25%-30%。另外新鲜蔬菜水果还可提供较多的维生素及无机盐,所以应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
当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时,可少食多餐、进食时不要多饮水。如化疗期间病人的毒副反应较重,腹胀、食欲不振,可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一日进食5-6次,药物反应消失后可改为软食和普通饮食。
医生称这种说法缺乏科学依据,红、白肉搭配食用更健康;吃霉变食物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针对网传的这一说法,记者采访了三甲医院的肿瘤科医生,发现这样的说法其实并没有绝对的科学依据。
白肉比红肉有益健康
报道称,经过研究发现,多吃如鸡肉和鱼肉等“白肉”,可使原发性肝细胞癌(hcc)危险降低22%-31%,白肉比红肉更加有益全身健康,饮食调节和干预是降低肝癌危险的一大利器,如果能将戒烟戒酒与饮食调节搭配起来,防癌效果更好。
所谓白肉、红肉,是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不同颜色肉类对健康的影响而分的。做熟前是红色的肉,包括猪、牛、羊等肉类。做熟前是浅色的肉属于“白肉”,包括家禽(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
多吃白肉真的能够降低患肝癌的风险吗
每种食物都有特定营养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靠谱。”新桥医院全军肿瘤研究中心副教授谢启超表示,首先白肉和红肉这样的分类方法就存在不完善性,有不少肉类煮熟是白的,煮熟后却变为红的,相反一些肉煮熟前是红色,煮熟后却变成了白肉。
其次,谢启超觉得“多吃白肉能够显著降低罹患肝癌的风险”的说法缺乏科学依据。“两种肉都含有脂肪,都含有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只是含量不同。”谢启超说,没有研究表明多吃“白肉”真的能够降低肝癌风险,这种说法没有说服力。
“鸡鸭鱼等白肉相对于红肉来说,脂肪含量较低。”谢启超说,但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特定的营养含量,所以为了身体健康,“红肉”、“白肉”应该进行搭配食用。
霉变食物可能引发肝癌
谢启超介绍,其实除了饮酒和肝炎会增加患肝癌的风险外,日常生活中食用了发霉变质食物也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豆腐乳就是最常见的霉变食物。”谢启超说,豆腐乳中有少量能让人致癌的霉菌,而肝脏是人体内主管新陈代谢的器官,长期食用保存时间过长或发霉变质的食物就容易诱发肝癌。
另外,有不少人以为发霉的苹果只要切掉发霉部分,剩下的都可以继续食用,其实并非如此。一旦食物开始霉变,还没有完全变质的部分也进入微生物新陈代谢中,产生大量肉眼看不到的细菌和霉素。
谢启超提醒,注意饮食习惯和规律是最有效的预防疾病的办法,“喝茶、多吃绿叶蔬菜以及食用奶制品都是不错的预防肝癌的方法。
一项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坚持5-10年激素疗法可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及对侧乳腺癌发生率。该研究聚焦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相关结论于近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公布,并于6月5日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上。
一项研究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坚持5-10年激素疗法可降低乳腺癌复发风险及对侧乳腺癌发生率。该研究聚焦于激素受体阳性早期乳腺癌,相关结论于近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上公布,并于6月5日发表于《新英格兰杂志》上。
研究人员表示,与服用安慰剂相比,女性绝经后坚持服用来曲唑10年(取代5年)乳腺癌复发风险降低34%。来曲唑是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可防止绝经女性再度产生雌激素。
本研究第一作者,波士顿马萨诸塞州总医院乳腺癌研究所主任Paul Goss表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面临着复发风险不确定的困扰。
未参与该研究的哈佛医学院乳腺癌专家Harold Burstein表示,“数据表明较长时间持续使用该疗法可降低癌症复发风险,还能防止二次癌症的发生”。
该研究共有来自加拿大和美国的1918名绝经女性参与,这些女性均接受了长达五年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包括将其作为初次治疗或继服用莫昔芬或其他抗雌激素药物之后二次疗法。在随机选择之后,一半参与者接受了来曲唑治疗,一半接受安慰剂治疗。
在平均6.3年的随访中,共有165例乳腺癌复发或对侧乳腺癌发生,其中来曲唑组67例,安慰剂组98例,此外,每组死亡各100例。来曲唑组和安慰剂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5%和9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和94%。
来曲唑组的对侧乳腺癌年发病率为0.21%,对照组对侧乳腺癌年发病率为0.49%。
与对照组相比,来曲唑组发生骨相关的毒性作用更加频繁,包括骨痛、骨折、骨质疏松症和新发骨质疏松症等。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没有出现太大差异。
研究人员最后下结论:与安慰剂相比,10年的芳香烃抑制剂治疗可延长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率和降低对侧乳腺癌发生率,但总生存率与对照组无差异。
相关链接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nnals of 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方法,其可以帮助预测哪些患早期乳腺癌形式的病人会经历疾病的恶化。
乳腺导管原位癌(DCIS)是乳腺癌发生的前体形式,即癌细胞被包裹于产乳汁的导管中,常规的治疗方法为乳房保守外科手术结合放疗,如果不进行治疗,患者会发生侵袭性的乳腺癌。
目前研究者并不可能预测哪些患者会发生疾病恶化,因此所有女性都需要进行根治疗法,但这或许并不必要;这项研究中,研究者揭示了DCIS的潜在亚型,并且阐明了这些亚型和疾病复发的关联。
研究者Nigel Bundred说道,我们都知道侵袭性乳腺癌的不同亚型存在不同的疾病复发水平,因此我们就想去调查DCIS中类似的疾病亚型来观察是否其可以被进行预测。
研究者对来自患DCIS的314名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了收集并加以分析,通过利用一系列的组织染色剂,研究者评估了雌二醇(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HER2)的水平,目的就是将这些样本分为四种亚型。
结果发现,检测ER和PR阳性,但HER2隐形的患者或不太可能看到疾病“归来”,而其它亚型的患者则更易明显发生侵袭性的乳腺癌。
Bundred说道,我们会定期测定DCIS患者机体的ER水平,但研究建议进行HER2检测的附加信息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鉴别哪些类型的患者更易发生侵袭性乳腺癌的复发,这些检测手段非常便宜而且易于进行,其或许可以帮助某些患者避免不必要的疗法。
相关链接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全球乳腺癌死亡率呈现出下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乳腺癌筛查工作的开展,使早期病例的比例增加;二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开展,提高了疗效。乳腺癌已成为疗效最佳的实体肿瘤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