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校门口的“五毛零食” 危害学生健康
日期:2018年02月27日,星期二,20时 / 作者:医生
一包小辣条,一瓶五颜六色的果香饮料,只用两元钱,就能品尝到“色香味俱全”的低价零食。新学期开学已一个多月,学校周边店铺和流动小摊里售卖的劣质零食再次来袭,以其低廉的价格和五彩包装,不断诱惑着学生们的味蕾,吸引着许多孩子争相购买。然而,这些看似美味的零食,卫生状况却令人堪忧,大量的色素、香精等添加剂成了食品“主角”,长期食用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潜在危害。
包装新奇诱人
竟有10多种添加剂
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市城南小学花柳塘校区,此时临近放学时间,一些学生来到附近小店挑选零食。记者跟随进入一家小卖部,假装为孩子买零食。店铺老板在旁边热情介绍了几款受欢迎的商品,如果糖、酸梅、辣条等,价格均在0.5元至1元不等。
“这是什么?”记者拿起一个喷水瓶造型的零食询问。
“这是喝的,对准嘴巴喷。”老板介绍。
“里面红的、绿的液体是饮料吗?怎么没有生产日期?”
“好像是糖(水)吧。”老板不太确定地说,同时拿出总的外包装给记者看生产日期、厂家和QS标志,表示可以放心购买。
随后,记者走访市建设小学、市石坦巷小学、城南小学府学巷校区等学校,发现几款“五彩绳”软糖、“洋零食”、辣条的“出镜率”很高。其中一种“牛肉粒”,虽然写着牛肉,但外包装的配料中竟完全找不到“牛肉”二字,而阿斯巴甜、谷氨酸钠、三氯蔗糖、甜菊糖苷等10多种食品添加剂占了大头,一开封就是扑鼻的浓郁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