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秋季感冒盛行,多出现咳嗽、打喷嚏、声音沙哑等症状,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因而需提前做好预防措施。专家为大家总结了10个预防秋季感冒的招数,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可有效预防感冒的发生。
秋季感冒迟迟盘桓的原因
1、感冒病毒易传染。引起感冒的病毒主要隐藏在人的鼻腔和咽喉部,当感染者说话、咳嗽或打喷嚏的时候,病毒会随着唾液飞沫漂浮在空气中或黏附在物品上。健康人吸入这种被污染的空气,或接触了黏附有病毒的物品,就有可能染病。在人体受凉、抵抗力下降的情况下,更容易感冒。
2、引起感冒病毒的种类很多,病毒相互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力,容易使人反复患病,因而换上感冒后,免疫力往往减低,更容易让感冒病毒有机可能,故而出现感冒盘桓身侧,迟迟“不走”。
日常预防秋季感冒的招数:
1、多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身体中带走,防止脱水症(脱水症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
2、服用维C和维E。适量口服维生素C,能减轻感冒症状。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广泛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
3、勤洗手。有些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3小时,因此,经常洗手的人能远离感冒。另外,不要养成揉鼻子、抠鼻孔的坏习惯,这样很容易把手上的病毒带到最易被传染的部位。
4、厨具常消毒。厨房里的海绵和抹布里藏有大量病菌。如果家中有病人,要常用消毒液擦洗他们触摸的东西(如水龙头、门把手、冰箱拉手等)。
5、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久留。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容易滋生感冒病毒。办公室是易传染感冒的地方,如果避不开这些地方,可以用淡盐水使鼻子经常保持湿润。
6、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带病毒的唾液可飞溅到约1米远,当你发现有人要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马上退到1米之外。如果是在电梯或公共汽车上遇到这种情况,可马上转过身去,因为人的眼睛和鼻子是最容易被传染的。
7、睡眠充足。美国研究者曾进行过一项试验,让志愿者只睡后半夜,第二天,他们的免疫力下降了30%。接着,又让他们睡足8小时,结果发现,他们的免疫力完全恢复了。
8、有氧运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等,可极大增强人体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
9、按时接种流感疫苗。
10、鼻部保健。约有50%的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由于鼻咽部是最初感染的部位,因此,鼻部按摩能有效预防感冒。
先用食指和拇指按揉鼻翼两侧的迎香穴约20~30次,然后用摩擦发热的手掌,轻轻按摩鼻尖和鼻翼。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鼻子,不仅可以清除污垢和病菌,还能增强鼻孔及整个上呼吸道对寒冷的适应性。
流感等传染病,2月仍处高发季节
首先看看最常见的流感,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说,根据浙江省流感监测网数据显示,进入2月以来,流感的流行强度较1月略有下降,但仍处于高发季节,乙型流感为主要流行病毒株,但甲3型流感有增多迹象,春节期间旅行较多,需引起重视。
再看看大家警惕性越来越高的H7N9禽流感,浙江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2月涉禽外环境监测结果也显示,浙江的外环境中,H7N9禽流感的带毒率仍然较高。虽然全省各市的主城区已全面禁止活禽交易,但在很多县城、乡镇以及广大农村,活禽交易仍然普遍存在。
很容易发生在老人、小孩身上的诺如病毒,从2014年末到今年初这几个月里,诺如病毒腹泻病例也明显增多。诺如病毒是冬季腹泻最常见的病原体,易感人群为 5岁以下婴幼儿和50岁以上中老年人。
麻疹的传染性也在增加,2015年以来,全国麻疹发病持续上升,1月份北京市某大厦发生了一起20多例麻疹的爆发疫情,“2~5月份是浙江省传统的麻疹高发季节,时下正式春节期间,人口流动更为频繁,麻疹感染发病风险增加。”工作人员说。
这些预防措施,再来学习一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虽然传染病在这段时间很活跃,但是大家能用各种方式做好预防。
流感:对流感,最有效的就是接种流感疫苗。流感的高危人群,如慢性病患者、孕妇、老人和小孩都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最好在流感到来之前就要接种。北方省份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是每年10月启动疫苗接种;鉴于最南部省份的流感活动高峰为4~6月,因此接种可持续至每年的夏季高峰来临之前。
错过了这个最佳时期接种也没关系,在没有得流感前接种都是有效的,因为流感疫苗产生抗体通常要2周左右时间,接种流感疫苗后的半个月就开始有保护作用了。流感疫苗也并不是接种一次就能一劳永逸,因为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是不一样的,所以每年的流感疫苗配方也不一样,需要每年按时接种。
武汉汉阳十里铺30岁的周先生从去年失业后一直情绪低落,精神压力很大,整夜失眠,饮食也十分不规律。最近,周先生突然感到头痛、肚子痛,他便吃了些感冒药。没想到一周后的一天下午,他开始呼吸困难。于是,他赶紧拨打了母亲的电话,母亲回来后竟发现儿子已经晕倒在厕所里,便赶紧将他送入医院。经检查,周先生已几乎无心跳,仅有微弱呼吸,胸腔和腹腔大量积液,已出现多脏器损害。经紧急抢救,周先生被挽回一命。
“他这是暴发性心肌炎,病毒性感冒是诱发因素。这种病多见于年轻人。”医生杨国康说,周先生一米七五的个头仅有100斤重,平时生活又不规律,在发生病毒性感冒后很难“扛得住”暴发性心肌病的“侵扰”。此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心源性休克及猝死。他提醒年轻市民,一定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三餐要营养搭配,规律作息。
心肌炎多发于年轻人
感冒明明是上呼吸道的问题,为什么会引起心肌炎呢?心肌炎是指某种感染原引起的心肌炎性疾病,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各种病毒感染最多见。感冒引起病毒心肌炎的机理,简单来说就是病毒在上呼吸道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液循环到达心脏,如果患者的抵抗力弱的话,就有可能引起心肌炎。需要提醒的是,心肌炎多发于年轻患者,一旦心肌发生病毒感染,患者可能会在感冒后几天至两星期内发病。
感冒后胸闷、心慌要排查心肌炎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都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感冒症状,继而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后期的这些症状是由心肌炎造成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所引起的。
感冒患者一旦出现心悸、气促等症状,应当及早到医院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以免延误病情。多数病人在发病前都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腹泻等感冒症状,继而出现胸闷、心悸、乏力、恶心、头晕等,后期的这些症状是由心肌炎造成的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所引起的。在此,提醒大家,感冒发烧后一定要休息,加强营养,避免劳累,更不能做剧烈运动。感冒发烧后如果有胸闷、气急、心慌,建议患者及时做个常规的做个心电图和抽血检查以排查心肌炎。
除了病毒感染会导致重症心肌炎外,细菌性感染导致的重症心肌炎也很常见,多见于溶血性的链球菌感染,这是一种特殊的细菌,很容易引起扁桃体发炎,80~90%的人都生过扁桃体炎。所以,我们经常说,扁桃体发炎本身不可怕,怕的是扁桃体发炎后,引起心肌炎和肾炎。人体感染链球菌后体内产生抗体,抗体在攻击细菌的同时,会错误的攻击心肌细胞和肾脏,导致心肌炎或肾炎。另外,有时脚气感染、皮肤感染、牙齿发炎也会引发心肌炎。
预防感冒4个技巧
专家表示,感冒除了要及时治疗外,更多的是要掌握一些预防的技巧。
第一,要注意保暖,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增加衣服,保暖同时,室内通风同样重要。
第二,要加强身体锻炼,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适度运动可以使血液中白细胞介素增多,进而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消灭病原体,达到提高人体免疫力的目的。
第三,要多喝温水,多吃一些新鲜蔬菜、水果,如食梨、萝卜、草莓、紫葡萄等深色水果,它们富含抗氧化剂,可以对抗造成免疫细胞破坏和免疫功能降低的自由基。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减轻呼吸道充血和水肿。饮食要尽量清淡不要太油腻。
第四,注射流感疫苗可使注射者在一年内不被同一类流感感染,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儿童及在校大中小学生等流感高危人群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随着天气转凉,烟台将逐步进入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记者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了解到,流感是由流行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儿童是流感的易感人群,其中3-4岁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是流感的高危人群,5-7岁的儿童是流感的高发年龄组,感染率可在50%以上,比成人高1.5-3倍。市疾控专家提醒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接种点接种流感疫苗。
儿科感冒、肺炎门诊量爆棚
昨天上午,记者一走进医院儿科,随处可以看到前来就诊的患儿。记者随机询问了几位家长,得到的回答几乎都是“孩子感冒老不好,吃药症状也没有减轻,还总是咳嗽。”
医院儿科主任表示,秋季是肺炎、流感的高发期,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自身免疫力低下,身体状况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最近10多天以来,儿童门诊比平常工作量翻了好几倍,多数是流感患者,大部分因此患上肺炎。”韩峰介绍,“一般高烧两三天就烧出肺炎了,孩子憋气、咳嗽很遭罪,最好及时就医。”
记者了解到,医院儿科门诊平均每周能接诊约50到60个肺炎患儿。“小儿肺炎患者比较多,已经连续几个月了,一直没减少。从1岁到十几岁的小孩都有,有的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有的是支原体合并病毒、细菌混合感染。”韩峰说,因患儿体质不同,因人而异。
市区另一家医院相关负责人也表示,进入秋季以来,儿童门诊爆满的情况就已十分明显,较往年的数字有一定的增长。
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无效
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很多人通常认为“流感”和“感冒”是一种病,“流感”只不过是“感冒”流行而已。事实上,普通感冒仅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限于呼吸系统,所有症状都与鼻有关,如流涕、鼻塞、咳嗽甚至发烧等,数天可痊愈。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出现全身不适。通常流感比感冒症状重,并发症更多,而且可以伴随肺炎等严重情况,死亡率也较高。
流感常有很多并发症,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心肌炎、脑膜炎和中耳炎等。而这些并发症对于儿童来讲有可能是致命的。儿童年龄越小,发病越重,造成的健康风险越大。
采访中,不少家长认为,患流感后输液一定好得快。疾控专家认为,其实所谓“输液”,输的多数是“消炎药”即抗菌药物。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因此抗菌素对流感病毒根本无效。而且抗菌素用多了还会引起肝肾功能损害、腹泻等不良后果。
建议带孩子到接种点接种疫苗
“流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其呼吸道传播的特点可造成大范围的暴发和流行。”市疾控中心专家说,流感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通过说话、咳嗽和打喷嚏等方式喷出飞沫,散布在空气中,被易感人群吸入到呼吸道里,则侵入其上皮细胞中,使其坏死、脱落,引起发病。流感还可以通过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传播。其临床表现为发热,可高达38.8摄氏度以上,持续3-4天。同时,头痛明显、浑身酸疼、全身极度乏力,也可能引起腹泻和呕吐。
专家建议,预防流感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是预防流感的最重要的一步。在预防措施上,应注意防寒保暖,使用肥皂或洗手液用流动水洗手,不用脏毛巾擦手,避免手上病菌侵入体内;加强体育锻炼等。
由于流感是病毒性传染病,没有特效的治疗手段,因此预防措施非常重要。接种流感疫苗是目前预防流感的最有效的措施,家长可以根据情况,带孩子到接种点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