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椒凤爪用放射源消毒 专家讲解其中秘密

日期:2017年10月17日,星期二,11时 / 作者:医生

  说道核弹头我们都知道它的杀伤力除了高温之外,便是无所不在的辐射,核辐射对于人体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但近年来,科学家对于核元素的研究日新月异,核元素也从军事用途转向了民用。

  如核电站便是最好的例子,除了发电之外,核元素还被用到了食品安全方面,很多朋友会纳闷?核元素和食品安全有什么关系吗?核元素用在食品行业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报吧。

  近日,关于“四川18枚俄罗斯钴-60放射源退役”的报道中提到利用放射源给泡椒鸡爪杀菌的内容,引起广泛关注。

 

  放射源如何为食物杀菌?食物是否会在辐射灭菌期间沾染危害人体的放射性物质?民用核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空间?记者就此采访了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四川省核技术应用协会多位专家。

  我国是世界核能、核技术利用的大国,目前总规模位居世界第三。在一般人看来,“核技术”仍然是高不可攀且令人色变的字眼。但实际上,放射源不仅能给鸡爪杀菌,还广泛用于医疗灭菌、遏制虫害、农业育种、新材料制备等各行各业。

  治白发网了解到:可同时为约10吨泡椒鸡爪杀菌

  5日上午,在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辐照工程中心,记者采访时恰逢中心开展泡椒鸡爪消毒灭菌工作。记者在控制室看到,成箱的泡椒鸡爪被装在悬挂在链条上的辐照箱内,如景区观光缆车一般被缓慢、依次送入辐照室接受钴60放射源释放的γ(伽马)射线消毒灭菌,整个过程安全、有序。

  “在辐照室内有24个工位,可同时为约10吨泡椒鸡爪消毒灭菌。”负责系统操作的辐照工程中心的工作人员说,钴-60放射源平时保存在工程中心7.5米深的贮源水井内,使用时由吊装设备将放射源吊起,辐照箱按照悬挂链条的轨道依次将被辐射产品送入辐照室内,开展辐照灭菌作业,“整个过程中放射源完全不接触食物”。

  辐照工程中心市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由于灭菌彻底,效率高,可实现常温下“冷加工”等特点,在目前200亿元左右的川渝两地袋装泡椒鸡爪食品产业中,70%产品都通过辐射照射消毒杀菌。“因为传统高温杀菌会破坏鸡爪口感,过量添加防腐剂又不利于身体健康。”普通保质期仅3天至7天的袋装鸡爪通过辐照加工后,保质期可延长至6个月。

  治白发网咨询到:食品在辐照加工过程中不会沾染放射性物质,辐照后的食品没有放射性

  食品辐照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灭菌保鲜技术,是以辐射加工技术为基础,运用伽马射线、X射线或高速电子束等电离辐射产生的高能射线对食品进行加工处理,在能量的传递和转移过程中,产生强大的物理效应和生物效应,达到杀虫、杀菌、抑制生理过程、提高食品卫生质量、保持营养品质及风味、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那么在辐照消毒灭菌后,食物会沾染放射性物质吗?“肯定不会!”专家说,在作业过程中,放射源绝对不会接触食物,不存在食物被污染的可能性,辐照后的食品也没有放射性。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对核技术应用在食品灭菌的安全性进行了40多年的广泛深入的研究,经过长期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证明,在一定剂量照射下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不产生放射性,不产生有毒物质,对营养价值没有影响。

  专家说,辐照食品研究由来已久,上世纪4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就研究出了汉堡包X射线消毒。目前全球有42个国家已批准辐照食品200多种,年市场销售总量已达30万吨。

秋季养生吃什么 这4种食物吃对了滋润一秋

日期:2017年10月16日,星期一,22时 / 作者:医生

  秋季滋补养生非常的重要,如果您在秋天的时候不注意养生的话,这种乍暖还寒的季节,非常容易感冒,并且还会导致身体健康受损,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养生,那么,秋季养生吃什么,这也是个大学问,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秋季养生吃什么

  到了秋天之后,气候转凉,我们的身体也会受到影响,从而变得非常脆弱,稍微不注意可能就会出现感冒、咳嗽等等慢性病,因此,在秋天,进补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到底秋天应该怎么吃,才能够让身体得到充足的营养?

  很多人认为,吃一些名贵的保健品或者是药材,这样才能够起到滋补的作用,其实,并不是这样,一些在我们身体非常普通的食材,就是养生的佳品,只要您吃对了,那么,身体自然也就健康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莲子

  莲子有很好的滋补作用,古人认为它“享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秋天食用有养心安神、健脾补、止泻固精等功效。不仅有助缓解失眠等,对易患咳嗽、哮喘等肺部疾病的人来说,莲子还可以通过补增强免疫力,达到润肺的效果。

  市场上的莲子有红莲子和白莲子之分,红莲子口感较硬,但补、补血效果更好;白莲子口感香糯,健脾的功效更强。除了莲子粥、红银耳莲子汤、银耳莲子羹等传统食用方法,用莲子心泡茶去心火效果更佳,莲子泡酒则固效果更为显著。

  芡实

  这是睡莲科植物芡的干燥成熟种仁,又称“鸡头米”、“鸡头”等,在南方较常见。中医认为,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其补效果强于山药,祛湿效果优于红小豆,镇静效果强过莲子,可以说是一种被埋没的补益佳品。宋代文豪苏东坡的养生之道中,有一条就是吃芡实。

  鲜芡实或干芡实泡水后可直接嚼服,也可熬粥、煲汤或与莲子、山药、白扁豆等食物一同食用。芡实搭配燕窝蒸食,有很好的美容效果,可使人们气色更好。此外,把鲜芡实去皮后冻在冰箱里,还可较长时间保存食用,补效果更好。

  栗子

  香甜味美的栗子,是秋冬非常受欢迎的零食,含有糖类、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有养胃健脾、补强筋等功效。

  栗子可生食、炒食、加水煮食等,在众多的食用方法中,生吃栗子,且缓慢咀嚼、徐徐咽下时的补效果最佳。这是因为生栗子中酶和维生素C等的含量最高,且细嚼慢咽时消化更充分,更利于人体吸收,对体虚乏力或虚导致的腿脚无力等症状效果良好。需要注意的是,栗子不可多吃,每日最好不要超过10颗。

  花生

  花生是一种高蛋白的油料作物,自古享有“长生果”的美誉。《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适合脾虚消瘦、食少乏力、干咳少痰等人。值得注意的是,花生红衣(即花生皮)补气止血的作用更强。